六年级第一单元第5课《算法的执行》学案 一、学习内容 算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的重要载体。《算法的执行》选自浙江省义务教育2023版信息科技教科六年级上册第5课,是第一单元《算法的实现》的第5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知道在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理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培养运用算法思维的习惯,利用算法与计算机程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也为后续理解和分析算法的效率奠定知识基础。 本课与其前后两课紧密相连。在上一节课中,学生知道了算法可以用不同的程序语言表示,认识了python编程环境,学习了python基础编程语句和语法规则,能够初步解读“鸡兔同笼”程序代码。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验运行“鸡兔同笼”程序和单步调试,加深对算法和计算机程序之间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高效性、准确性。基于对算法的理解,设置和调整参数,观察相应程序的执行,通过观察并记录调试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而后完善算法、修改程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程实现-验证修改”循环迭代的解决问题思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算法与程序之间关系的理解,掌握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二、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指向1. 通过运行“鸡兔同笼”程序获得计算结果,掌握用IDLE Shell软件执行python程序的方法。 2. 通过在IDLE Shell执行单步调试,掌握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观察参数变化情况的方法。 3. 通过观察、跟踪、分析程序每一步运行的结果,掌握通过程序验证算法的正确性的方法。 4. 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调整参数和修改代码,完善“鸡兔同笼”程序,进而体会到好的算法可以解决同一类的问题,而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问题。1. 体验计算机根据既定步骤完成高速、准确的自动化处理,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优势。 2. 感受算法与程序的对应关系,理解程序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3.在通过程序验证算法的过程中,继续发现问题并修改和完善算法,形成测试修正、迭代优化的意识。 三、学习资源 IDLE运行python程序: 在IDLE中运行python语句: “鸡兔同笼.py”程序 实验单 四、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在知识储备上,本届六年级在此前接触python时间较短,而python作为高级编程语言在入门上较为困难,需要记忆和理解的概念性知识较多,学生从Scratch进阶到python时可能会遇到诸多困难;但在学习能力上,六年级的学生愿意独立思考、探究问题,能够主动查找资料,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他们也更加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本课采用探究性学习,通过问题驱动、自主尝试,引导学生逐步挖掘概念背后的含义,提供通道帮助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进而进行意义的建构,加深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 体验性学习: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能够从直接观察单步调试过程中数据的变化,抽象出关键的要素;他们能够想象出各种情境和场景,对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可以模拟、演绎和理解算法运算的过程。通过体验单步调试,学生能够将实际体验和抽象概念建立联结,引发学生形成自然的认知关联,形成算法思维,培养和发展元认知。 合作学习: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学会分工合作,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已的想法和意见,听取他人的观点和建议,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工,协同完成各自的工作,相互支持与帮助,可以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五、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解读程序,回顾旧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python程序语言和它的集成开发环境IDLE。 出示“鸡兔同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