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7852493
人教部编五四版六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三首》2023年同步练习卷(2)(含答案)
日期:2025-09-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35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人教部
,
同步
,
练习
,
2023年
,
第4课 古代诗歌三首
,
上册
人教部编五四版六年级上册《第4课 古代诗歌三首》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基础知识 1.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唐代大诗人“诗圣”杜甫在《绝句漫兴》一诗中写道:“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阳春三月,江水清澈……江岸边, 依依, 逐风, 怒放,蜂飞蝶舞……诗人的思绪与春天的盛景静静悄悄地róng合在了一起,虽然老之将至体弱多病泯,诗兴大发。 自古以来,写桃花的诗还有很多,人们在领略桃花的美丽和烂漫的同时,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个春风拂面、桃花绽放、风光旖旎、目不xiá接、令人神往的决美意境里。 (1)给文中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读音写汉字。 童心未泯 风光旖旎 róng 合 目不xiá 接 (2)选文第二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改为“ ——— (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你所熟悉的春天的景物,把句子补充完整。 2.填空。 (1)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 ———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 ———。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 ———。 (2)明月别枝惊鹊, 。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旧时茅店社林边,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移舟泊烟渚 (2)野旷天低树 (3)江清月近人 (4)望湖楼下水如天 (5)明月别枝惊鹊 (6)旧时茅店社林边 二、综合读写 4.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 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 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 2019年5月8日 (1)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3)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三、默写 5.默写填空。 (1) ,脉脉不得语。 (2)《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 , 。 (3)《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 , 。 (4)《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 。 四、古诗词赏析 6.《寒食》全诗运用 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 的陶醉和对 的歌咏。 7.诗歌鉴赏。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一种怎样的心情? (3)“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各题。 柳桥晚跳 陆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注】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9.阅读白居易的《夜泊旅望》,完成第6题。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 (1)联系全诗,说说诗“愁”的原因有哪些。 (2)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10.古诗词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2课《短文两篇》教学课件(2025-09-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2025-09-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2025-09-24)
14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2025-09-24)
第12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2025-09-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