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69894

2024届重庆市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810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试题,专题,写作,汇编,期中
  • cover
写作专题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测试(期中)语文试题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清代诗人袁枚说:“宋人好附会名重之人,称韩文杜诗,无一字没来历,不知此二人之所以独绝千古者,转妙在没来历。”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启发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难以抵抗外界干扰。在意他人的看法,关注外界的评论,沉迷冗杂的信息。日积月累之下,渐渐地把自己的一生,从一条康庄大道,走成狭窄隧道。拥有屏蔽力,才是现代人最了不起的能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深秋,苏州的“落叶景观道路”水泽路进入不清扫、保留落叶模式。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铺满道路,这份自然美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拍照打卡。 材料二:时值深秋,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人行道两旁的梧桐树叶纷纷落下。学校环卫工人将厚厚的落叶扫到一起,创造性地拼出爱心、山峦等造型,这份富于创意的美引得同学们驻足流连。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行“美与美育”征文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征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立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精彩的人生需要设计,我们应该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并以此确定自己前进的路径,即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出一种预见性的设计;也有人认为,对于人生,与其执着于设计自己的未来,不如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多种可能,因为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不确定性,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 以“人生是否需要设计”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一滴辛勤的汗水,必会开出一朵美丽的鲜花,或早或晚而已;每一个坚实的脚印,必能垒出一截人生的高度,或长或短而已。付出,总会有回报,形式不同而已。只要你愿意为自己努力,流下的汗水终将会开出美丽的花!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专题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测试(期中)语文试题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清代诗人袁枚说:“宋人好附会名重之人,称韩文杜诗,无一字没来历,不知此二人之所以独绝千古者,转妙在没来历。”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启发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根据材料,作文的立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从黄庭坚的角度看,他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