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86167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545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京市,试卷,默写,名句,名篇,汇编
  • cover
名篇名句默写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5.(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恰当地使用颜色词语,可增强诗文的视觉艺术效果,如《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千里澄江似练,①  ———,生动地呈现出一幅锦绣江山图;《登泰山记》中“②  ———,形象地描绘出泰山日出时色彩相间的景象。 (2)孤独思亲是杜甫诗歌中的常见内容,如《登岳阳楼》中的“③  ———,《登高》中的“④   ,百年多病独登台”。 (3)《谏太宗十思疏》中“⑤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六国论》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⑥  ———,都在强调以诚待人、礼遇贤才的重要性。 (4)叠词有摹声、绘形等作用,如《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⑦  ———,《赤壁赋》中“⑧   ,羽化而登仙”。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语文试题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写诗经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如曹操《短歌行》中的“ , ”。 (2)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引用了很多诗句,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又如“ 、 , ,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塑造了诗仙李白嗜酒豪放的形象。 (3)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无论对方长幼尊卑,都要虚心向他学习,原因是“ , ”。 (4)“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道:“ ,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用盘庚迁殷的典故,表明自己不会因反对意见而放弃变法的决心。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关于青春的价值,我们可以从经典作品中追索答案。或许你曾如陶渊明一般惆怅青春时光不如鱼鸟自由,故而吟咏“ ① , ② ”;或许如同李清照,寻寻觅觅之后依旧“冷冷清清, ③ ”,于是发出与苏轼相同的感慨“人生如梦, ④ ”。然而,追寻生命价值的过程便富有意义。倘若我们铭记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发出的警语“ ⑤ ,能克终者盖寡”,听取荀子的劝诫“ ⑥ ,金石可镂”,效仿王安石初心不改,“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 ⑦ ”,那么终可如姚鼐,历经艰难得见最美的风景:“极天云一线异色, ⑧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共8分) “山”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意象。《荀子·劝学》中“(1) ,(2) ”以山为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曹操《短歌行》中“(3) , (4)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山”“海”表达对人才的渴求;杜牧《阿房宫赋》中“几世几年,(5) ,(6) ”用山作喻,批评六国对人民财物的榨取无餍: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7) (8) 孙仲谋处”将山河永恒与英雄易逝进行对比,抒写感伤之情。 北京市六十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5.(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李白、李贺和李商隐同为浪漫主义诗人,但诗风有别,异彩纷呈。《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  ———句见豪放雄奇;《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  ———句展瑰丽神奇;《锦瑟》中“   ,望帝春心托杜鹃”句显隐晦迷离。 (2)“水”常常被诗人借用以抒情。李白在《将进酒》中所写“   ,奔流到海不复回”,借黄河水奔流到海的气势抒发豪迈之情;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所写“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借长江水拍击堤岸的力量抒发怀古之情。 (3)中国诗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拟行路难(其四)》中不能安于宿命的鲍照,“   ,举杯断绝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