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22162

第三单元9.《说“木叶”》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340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答案,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9.《说“木叶”》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 B.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练自然,无斧凿痕。 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 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2.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其精妙之处。 二、选择 简答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人类的大脑每时每刻都要接收到信号,但为什么我们不会感到“应不暇接”呢?因为 ①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忽略不重要的信息,譬如树叶轻柔的沙沙声,路边陌生人的讲话声;与此同时, ② ,譬如汽车喇叭的声音、敲门声等等,因为这些信息关乎我们能否在复杂世界中正常运作甚至生存。 大脑的这种非凡的“筛选”功能是通过数十亿个能调节细胞间信号传输的具有相逆作用的突触组成的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 ③ ,使人们忽略掉这部分信息;另一种则会加速信号传输,让我们就对这类信息做出反应。而这种“平衡行为”是在瞬间完成的,大脑高速运作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研究发现,大脑在抑制与兴奋之间的“接线员”,是一种大脑的常驻免疫细胞。这些细胞通过直接物理接触与抑制性突触相互作用,可以减少细胞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阻断信息的流动,就像“断电”了一样,大脑就不去理会相关的信息了。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语“接线员”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还有几个“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鲁迅《拿来主义》) B.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C.“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林庚《说“木叶”》) D.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羽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4.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4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三、小阅读-课内 6.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之意,而且要品尝言外之意。体味下列诗词句中各意象暗含之意,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用线连起来。 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离别不舍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恨悲凉 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思亲念友 ④期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忧愁凄苦 ⑤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圣洁坚贞 四、选择题(新)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启发 缘故 洗练 精彩 B.熟悉 凭借 偶然 胞满 C.触觉 干躁 仿佛 飘零 D.领域 单纯 辨论 概念 8.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夫妻,亲子,手足,朋友,群己。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选项是( ) 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 乙:游人武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丙: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丁: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