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939218

北师大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上册)》第19课 三角计算应用举例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7 科目:数学 类型: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6478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北师大,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上册),19课,三角,计算,应用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2.5《三角计算应用举例》教案 授课题目 三角计算应用举例 授课课时 2 课 型 讲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准确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利用数学知识广泛解决实际问题的魅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根据对应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准确的计算求解问题答案 难点:根据情境问题的表述,根据初始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学知识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 月球因潮汐锁定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我们也无法从地球上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月球背面就显得非常神秘。为了探索月球神秘的背面,我们国家发射了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到月球背面,但通信信号无法穿透月球抵达其背面,于是我国的科学们又想出了一个天才的注意--发射一颗“鹊桥中继卫星”到地月点的环形轨道,用这颗中继卫星的来实现数据传输,完成地面测控任务。 已知地月距离约38万公里,中继卫星距离月球约8万公里, 点到月球距离约为6.5万公里,根据测得的数据,试计算地面发射信号到达月球背面,月背探测器接收到信号会延迟约多长时间? 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到数学建模的方法,思考是经历三个思维过程: 1、建模:根据情境问题的表述,根据初始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学知识. 2、解模:确定数学模型后,根据对应的数学知识技能,准确的计算求解. 3、释模:对答案的合理性及其情境可能的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例题分析 例-1 一艘轮船在海面A处测得灯塔B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该船再沿北偏东75°方向上以每小时10 n mile的速度行驶,1小时后到达C处,从此处观测灯塔在正北方向上,求BC的距离. 【分析】符合已知三角形两内角及一内角对边,求另一内角对边; 解 如图,由题意可得, , 由 在, 所以 . 所以. 例-2 为了测量一座古塔的高,可以在地面上引一条基线,它和塔底在同一平面上,且延长后不过塔底,如图所示,现测量得 .仰角,求塔高. 【分析】符合已知三角形两内角及一内角对边,求另一内角对边,再利用正切三角比; 解 在,, , 即 , 所以 . 所以 答:塔高. 例-3 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目前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一位测量爱好者在与上海中心大厦底部同一水平面上的 处测得上海中心大厦顶部 的仰角为15.66°,再向上海中心大厦前进500米到 处,测得上海中心大厦顶部 的仰角为19.81°.由测得的数据,算出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精确到1米)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问题即转化为求△ 的底边 上的高 . 解 由题意,可得,,米. , 即 所以 . 所以 . 答: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为632 m. 例-4 三沙市是我国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面积)、陆地面积最小和人口最少的地级市,现辖西沙群岛A、中沙群岛B、南沙群岛C的岛礁及其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若测得 的长为360公里,∠ =75°,∠ =35°. 问西沙距离中沙约为多少公里 (精确到1公里).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问题为已知△ 的两角一边,求的 . 解 由实际情境建立数学模型: 已知中,求. ∵ ∴ 根据正弦定理,得 ∴ (公里) 所以西沙距离中沙约为220公里. 畅想太空科学探索情景,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我们已学习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它们在科学技术,生产实际,日常生活,航海测量等实际情况下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以太空科学探索鹊桥中继卫星为实例, 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由教师主导,分析、演示、讲解分析问题情境的过程,选择合适的数学知识,计算解决问题.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巩固提高 例-5 我缉私舰位于某观察所S的北偏西的A处,发现西南方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