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47608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_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309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课题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和真子集,了解空集含义; (3)能进行自然语言、图形语言(Venn 图)、符号语言间的转换,突出严谨的思考, 逻辑的表达,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教学重点: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子集、真子集与空集的概念;集 合的 Venn 图表示. 教学难点:集合基本关系的符号表述及识别,对空集的了解.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5 分钟 (一)温故 知新 问题 1:从一个题目的不断追问,让学生主动回顾前一节课的内 容,再自然引出今天的主题.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集合,对于这个新的 研究对象,接下来该如何研究呢? 比如要研究些什么问题,用什么方 法研究?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类比已有的学习经验是一个好方法,比如“实数 ”, 然后引导学生回顾实数研究了哪些内容,如实数间的关系、实数的运 算等;最后确定集合的研究问题,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运算. 设计意图:引入一个新的数学对象后,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 何研究一个数学对象 ”,这种思考有助于学生学会研究数学对象,学 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里采用的“类比 ”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 维方法,通过类比实数关系、联想集合关系,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5 分钟 (二)概念 的讲解 问题 2:阅读教科书第 7 页“观察 ”,类比实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大小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有哪些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观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可以适时的选择以下问题进行追 问. 追问:(1)你从哪个角度来分析每组两个集合间的关系?(从元 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每组两个集合间的关系. ) (2) 请用集合的语言归纳概括上述三个具体例子的共同特 点.(在每组的两个集合中,第一个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第二 个集合中的元素. ) (3)上述三组集合中,前两组的两个集合间的关系与第三组的 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有什么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是前两组集合中,集 合 B 中有的元素属于集合 A,有的元素不属于集合 A;第三组集合中, 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 B,反过来集合 B 中任意一个元 素也都属于集合 A . )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观察、讨论、分析的结果,抽象概 括成数学定义,介绍子集、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经历从观察、分析到抽象、概括的过程, 其中包括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这是一个提升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时 机. 5 分钟 (三)概念 的理解 问题 3:阅读教科书第 7 页“观察 ”之后至第 8 页“思考 ”之间 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 师生活动:让学生独立阅读这段内容,然后分别提出自己感到困 惑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选择以下问题进行追问. 追问:(1)举几个具有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的集合,并用符号语言 和 Venn 图表示. (2)子集和真子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什么是空集?举几个空集的例子. (4)与实数中的结论“若 a > b且b > a ,则 a = b ”相类比, 你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有什么体会?根据实数关系的其他结论,你还 能猜想出哪些集合间关系的结论? 师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举例的情况,教师可以补充一些例子, 帮助学生提升对给你的理解,比如集合{0} 是否为空集等例子.根据 追问的问题(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活动教科书第 8 页的两个结论. 设计意图:对于难度不大的内容,特别是符号比较多时,通过阅 读,熟悉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对应关 系;通过阅读,提出自己的困惑,学会质疑,深入理解概念;通过举 例子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入理解概念. 5 分钟 (四)概念 的巩固应 用 例 1 写出集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