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53186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9644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第三,答案,练习题,巩固,建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 1.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和独尊儒术,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为( )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开展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2.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为民族统一作出了贡献。其中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皇帝是( )。 A. 禹 B. 启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3.有学者评价某帝国的意义在于“因统一国家的建立而形成的国家构造基本形态,与这一时代造就的精神文化基本形态,一同跨越并规范了其后中国两千年的漫漫历史。”这个帝国是(  ) A. 秦 B. 汉 C. 隋 D. 唐 4.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着一方《峄山碑》刻石,其碑文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碑文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5.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维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公九卿制 D. 中央集权制 6.归纳概括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下图是学习与秦始皇有关的知识中,常见的图示归纳。那么下面三个图示集中反映了哪一个中心主题() A. 加强文化控制 B. 加强经济管理 C.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 巩固国家统一 7.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秦的暴政 B. 楚汉之争 C. 巨鹿之战 D. 大泽乡起义 8.秦朝的灭亡和“楚汉之争”中项羽的失败最能说明( ) A. 刑法不能太严酷 B. 强者定能胜弱者 C. 为人不能太自负 D. 失民心者失天下 9.西汉初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A. “文景之治” B. “百家争鸣” C. “光武中兴” D. “开元盛世” 10.汉高祖刘邦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负担;汉文帝和汉景帝要求各级官员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可见,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 B. 严刑苛法 C. 盐铁专卖 D. 北击匈奴 11.《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西汉初年曾经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即文景之治。其实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 提倡节俭 B. 发展农业生产 C. 以德化民 D.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12.西汉初期,皇帝出巡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驾车。短短几十年后“京师之钱累巨万”。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①勤俭治国 ②休养生息 ③以德化民 ④轻徭薄赋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3..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 汉高祖时期 B. 汉文帝 C. 汉景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14.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 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 繁荣思想文化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强化大一统 15.地方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汉武帝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休养生息政策 B. 建立刺史制度 C. 推行儒学教育 D. 实行盐铁专卖 16.《汉书 食货志》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