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63113

1.1.1反应热课件(3份打包)(共27张PPT)-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890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1,必修,选择性,化学,高中,2019
    (课件网) 【复习回顾】 1、氢氧化钠稍过量的原因? 2、填充塑料泡沫的作用? 3、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使用方法? 4、如果用同量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测出的Q值将? 第二课 化学反应内能变化和热化学方程式 1、理解内能、焓变的概念 2、热化学方程式及书写 一、了解内能、焓变(全面了解体系与环境的能量交换) 1、Q △H △U 首先W=0;等压容器;可能方程式气体系数可变。 Q=△H 反应热就用焓变代替 2、内能: 体系内各微粒的能量总和 影响因素: 种类、数量、状态、温度、压强 △U= △H= H(反应产物总焓)—H(反应物总焓) 3、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Q<0 △U<0 △H<0 △H>0 二、热化学方程式 把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方程式。 H2(g)+1/2O2(g)═H2O(l) △H= — 285.8 kJ mol-1 种类、数量、状态、温度、压强 1、写出每种物质的状态(s、l、g、aq)温度压强不写,就默认298K、101KPa 2、右边写△H,用‘———表示放热;用‘+’表示吸热 3、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焓变随着系数变化;单位kJ mol-1 表示摩尔焓变 4、方程式的条件不写;一律写‘=’ 【练习】 1、已知298K时,由H2和N2生成1molNH3(l) 放热46.1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写出煤气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物质的摩尔燃烧焓为 C(s):-393.5 H2(g):-285.8 CO(g):-283 H2O(g):-44 3、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l) ΔH=akJ/mol H2(g)+1/2O2(g)=H2O(g)ΔH=bkJ/mol 2H2(g)+O2(g)=2H2O(g) ΔH=ckJ/mol 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c均为正值 C.a=b D.2b=c D 4、标准状况下,11.2 L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5、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H2O2)。当它们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放出256.0 kJ的热量。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2)则16 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kJ。 【作业】 (1)在25℃、101 kPa下,1 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则表示1 mol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 kJ热量。___。 (3)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课件网)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理解 2、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重要的定量实验) 【大预习】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2、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能与电能 3、前两节应用— 载人航天器用电池、电解池、焓变计算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化学上规定:一定温度下的化学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该温度下的反应热。 2、符号:Q 单位:J或KJ 3、吸热:Q>0 放热:Q< 0 分类:生成热、中和热、燃烧热 反应热的数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 二、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 1、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 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 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 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2、实验原理 Q =-m c Δt Q: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温度 实验次数 实验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 (t2-t1)/℃ HCL NaO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