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63385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0张PPT)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61980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张,历史,九年级,编版,PPT,6课
  • cover
(课件网) 知识回顾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它在交通领域的发明成就是什么? 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用的新能源和动力分别是什么? 4.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19C60S—19C末20C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新能源:电力和石油。动力:电动机和内燃机 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关系等方面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课程标准: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CONTENT 01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02 城市化 03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01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变化一:人口的增长 17.4倍 2.7倍 1.4倍 4倍 阅读左边图表,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1801—1911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人口持续增长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对当时英国人口快速增长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他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人口增长到生活资料仅能维持人类生存的极限时,社会就会出现饥馑、战争和疾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提醒人们要处理好人口增长的问题上有积极的意义,但他把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劳动群众的失业和贫因,都归咎于人口增长得过多,则是错误的。 马尔萨斯(1766—1834) 变化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阅读左边图表,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英国从事农业人口占比越来越小,从事工业和服务业人口占比越来越大。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变化三:妇女地位的提高 阅读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在英国纺织部门中,女工占比远远超过男工。 美国宣传画报 变化四:大众教育的普及 阅读上述材料,概括欧洲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原因。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英国早期的矿场主和工厂主发现几乎不可能把成年人变成工厂有用的人手。如果未成年人能够预先适应工业制度,那就可以大大减少他们在日后工作中的纪律问题,结果就产生了……大众教育。 ———《第三次浪潮》阿尔文·托夫勒 大众教育依据工厂模式,教授基本的读、写、算术及一点儿历史和其他科目的知识。大众教育还包括一项更为重要的“隐秘的课程”,期中包括三项:一是守时,二是服从,三是单调而重复的工作。 ———《第三次浪潮》阿尔文·托夫勒 变化四:大众教育的普及 1619年,德意志魏玛共和国宣布6-12岁孩子应接受强制教育,成为义务教育开端。 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大众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02 城市化 变化五: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人口增加、城市的扩大是其主要特点。 阅读图表,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英国城市人口占比持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业化 农业 工业 农村 城市 城市化 推动 促进 变化五:城市化 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变化五:城市化 阅读教材25页相关史事并结合图片,说说英国早期城市的问题。 19世纪中期的英国城市的街道 卫生和居住环境很差 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工作是从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开始的……巴黎的改建工作推倒了很多旧的建筑,特别是铲除了许多贫民窟,拓宽展直了街道,街道两旁种植了树木……巴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1870年开始,欧洲各城市纷纷效仿巴黎进行了改建。 ———摘编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改建后的巴黎街道 变化五:城市化 03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变化六:环境污染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