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78961

1.2.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件(共29张PPT)-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0720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1,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29张
  • cover
(课件网)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温故知新] P15 请回顾铜锌原电池装置的特点,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 Zn电极 Zn-2e—=Zn2+ 氧化反应 Cu电极 2H++2e—=H2↑ 还原反应 电池反应:Zn+2H+=Zn2++H2↑ 氧化还原反应 (负极) (正极) 必修二P20 图6-23 一、原电池 1、原电池: 2、原电池工作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放热)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1)电极 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 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 (2)电极反应式 负极: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 两极叠加、氧化还原反应 3、原电池中的基本关系: (3)电路: 外电路 内电路 电子流向:由失电子的一极(负极)流 向得电子的一极(正极) 阴离子流向与电子流向一致(负极) 阳离子流向与电流一致(正极) 3、原电池中的基本关系: (4)电路:正极电势高 4、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二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做电极; (2)两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 (3)形成闭合回路; (4)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通常是较活泼的电极与电解质反应) [实验探究] P15 完成下列实验探究活动,分析Zn与CuSO4溶液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1: 现象: Zn逐渐溶解,温度迅速上升,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 结论: 化学能 → 热能 [思考]该反应放出的能量除了可以转化为热能之外,还可以转化为什么能量? 电池效率低 不能提供稳定、持续的电流 教材P15———实验2 【盐桥】 组成:由琼脂和饱和氯化钾或饱和硝酸钾溶液构成的。 微观:阻隔了氧化剂还原剂直接接触;平衡电荷。 宏观:形成闭合回路;电能转化效率更高,电流、电压更加稳定。 Zn-2e-=Zn2+ Cu2++2e-=Cu 总反应:Zn+ Cu2+ = Zn2+ + Cu 原电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两个原电池装置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半电池:包括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教材P15———实验2 5、盐桥(双液)电池: (1)由两个半电池和一个盐桥组成,负极池:Zn和ZnSO4溶液 正极池:Cu和CuSO4溶液 (2)盐桥的作用: 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平衡电荷(保证其连接的两个半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 (3)此电池的优点: 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提高原电池电流效率。 [实验探究] P17 根据离子反应 Fe+ Cu2+ = Fe2+ + Cu设计一个原电池,并与同学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画出原电池示意图,指出正、负极。 Fe Cu CuSO4 CuSO4 FeSO4 [实验探究] P17 根据离子反应 Fe+ Cu2+ = Fe2+ + Cu设计一个原电池,并与同学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2、写出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CuSO4 FeSO4 负极: Fe – 2e- =Fe2+ 正极: Cu2+ +2e- =Cu 负极:Fe – 2e- =Fe2+ 正极:Cu2+ +2e- =Cu Cu Fe CuSO4 FeSO4 Fe Cu CuSO4 电池反应:Fe+ Cu2+ = Fe2+ + Cu 二、 原电池的设计 设计有盐桥的原电池的思路: ②半电池: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根据电极 反应确定 ③还原剂(电极材料)和氧化产物(电解质溶液)为负极的半电池 ④氧化剂(电解质溶液)和还原产物(电极材料)为正极的半电池 (或其它不活泼材料) ①根据负极氧化、正极还原写出两极反应式 [思考1] 根据反应 HCl+NaOH==NaCl+H2O 是放热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吗?为什么? [思考2] 用2Fe3++Cu=2Fe2++Cu2+设计一个原电池,画出示意图,写出电极反应。 正极:2Fe3++2e- =2Fe2+ 负极:Cu-2e- =Cu2+ Cu C CuSO4 FeCl3 C Cu FeCl3 练习1、将氧化还原反应: 2Al+6HCl=2AlCl3+3H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电解液: 。 2、电极材料: 正极 ,负极 。 3、电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