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09050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祝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55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语文,统编,必修,下册,祝福
  • cover
高中语文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单元教学要求。本单元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第一次接触小说。单元教学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选文的鲜明的人物塑造,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并学习体会文学语言的特色。本单元三篇选文都为经典作品,各有角度。经过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和理解,结合自己的学段教学目标,分别给三篇选文以不同的定位:《林黛玉进贾府》,立足于人物描写和结构的巧妙安排,并以此文为原点,完成《红楼梦》导读;《祝福》立足于人物的经历(故事情节)的认识和感知,通过人物的故事透视那个特定的时代;《老人与海》在前两篇文章的学习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主鉴赏交流和写作。 故事情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命运,而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形象特点,还要依靠各种人物描写。 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各种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2.能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语: 加拿大史密斯 吉尔莫剧团发起人米歇尔 史密斯说,2005年,他在加拿大的图书馆读到了鲁迅的文章,其中包括《祝福》,他认为,“鲁迅的作品很深刻,总能在一个故事中藏着另一个故事”,并因此他将《祝福》改编为戏剧,于2007年初在上海以中、英文演出。 《祝福》能够在异质文化中对话并获得共鸣,不仅缘于它具有洞明的现代精神、纯熟的现代技巧,更缘于它塑造了的指向了人类心灵中的病区人物形象。涉笔之处,令人悲愤,也令人自省。 那么。鲁迅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鲁迅塑造人物的方法。 二、自学检测 最基本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运用描写手法时最应注意的是什么? 交流后明确: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最应注意细节描写。 三、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一)探究分析祥林嫂人物形象 1.阅读祥林嫂初到鲁镇来的部分。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讨论归纳: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又只是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择其要点板书) 2.分析祥林嫂再到鲁镇这一部分。 提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明确: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倍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3.思考: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明确: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还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从这一次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 4.比较几次肖像描写,分析作者刻画人物的特色———画眼睛。 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耐劳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人生路上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