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32982

10.中国近代史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件+练习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84439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5年真题子母题 命题点1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 (2023绵阳22题)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一次民主运动。它体现的反清思想属于(  ) A. 农民阶级 B. 无产阶级 C. 地主阶级洋务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2. (2022成都12题)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  ) A.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 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推翻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 D. 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 (2021成都15题)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主要是指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B. 结束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C. 根除了国民固有的封建思想 D.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 4. (2020成都12题)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 A. 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 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 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命题点2事件辨识 5. (2020绵阳27题)1908年,绵阳市江油人凌阗秘密散发讨清檄文,号召“驱逐满虏,勘定中原”。并于1911年11月19日,在江油两河口组织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发生的背景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命题点3 异同比较 6. [2021成都25(1)题6分] 【启蒙·救亡】材料一 《实务报》 《民报》创刊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图两份报刊宣传的主张有何不同,(4分)并归纳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产生了什么共同作用。(2分) 子题 一材多设问 6.1 史论结合 报刊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请再举一例近代报刊,并说明其对社会发展起到的具体作用。(3分) 2024备考精练 1. 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等文章。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  ) A. 倾向改良 B. 主张革命 C. 拥护君主立宪 D. 赞成君主专制 2. 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问号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护国战争 3. 据下表辛亥革命革命党对不同对象的态度中,可知辛亥革命(  ) 对象 清朝皇室 北洋军阀 列强 革命党做法 允许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中,并拨款供养 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承认以往清朝所签不平等条约 A. 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 具有妥协性和局限性 D. 平衡了各阶级的利益 4. 孙中山曾认为辛亥革命必然经过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须三十年之久方能成功,但武昌起义却是仓促发动,清朝统治随后迅速土崩瓦解,从武昌起义到民国诞生,前后只有80多天。革命的迅速发展反映了(  ) A. 晚清的腐朽统治失去民心 B. 革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C. 资产阶级革命派实力强大 D. 民族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 5.下图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 从分裂走向统一 B. 从屈辱走向独立 C. 从人治走向法治 D. 从封闭走向开放 6.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  ) 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B. 强化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标志着封建主义的彻底结束 D. 反映了驱除鞑虏的革命理想 7. 运用年代尺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面年代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