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33764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二十一《琵琶行(并序)》课件(共50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3190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教,琵琶行(并序),PPT,50张,课件,二十一
  • cover
(课件网) 琵琶行·并序 白 居 易 添 加 我们经常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是音乐将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让他们共享高山流水情;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琵琶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为什么音乐会让素不相识的人产生共鸣呢 今天我们进入白居易的《琵琶行》,来探究音乐背后的情感。 导入 壹 知人论世 添 加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今存诗3000首,代表作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 生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安史之乱755-763) 添 加 题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添 加 题 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捕贼。一些权臣早因为他的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的罪名,把他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贬谪第二年秋天,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伤感不已,因此作诗。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贰 正音解意 添 加 题 元和十年,予(yú)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pén pǔ)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zhēng)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chāng)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gǔ)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mǐn)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xǐ)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zhé)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xún)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dí)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niǎn)抹复挑(tiǎo),初为《霓裳(ní cháng)》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jiān)关莺语花底滑,幽咽(yè)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qiǎo)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字词正音 添 加 题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há má)陵下住。 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