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37536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 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选必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8943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一、作者介绍 张若虚(660年-约720年),唐朝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工诗,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 二、题解: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其曲调或说创作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前人所作此诗的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张若虚诗虽沿用旧题,但内容更为开拓,篇制大为扩展。 二、题解: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诗虽沿用旧题,但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内容更为开拓,篇制大为扩展。 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画面空明清丽,开拓了高远的意境和格律,洗去了宫体诗的脂粉气。 三、著名评论 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清·王闿运《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 著名评论 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闻一多形容为“神秘”“迷惘”“宇宙意识”等等,其实就是这种审美心理和意识意境。 ———李泽厚《美的历程》 四、熟读品味诗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五、深入品读诗歌 看到诗的标题,你们会想到什么? 春、江、花、月、夜 找出描写春江、花、月的语句,并赏析。 春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江天一色无纤尘 花: 月照花林皆似霰 月: 海上明月共潮生、何处春江无月明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对比阅读 春江潮水平,海上明月升。 随波千万里,春江月尽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秦观《踏莎行》: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一部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一幅春花盛开的澄江月夜美景图 讨论:这种景有何特点?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 开篇就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述,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示的清丽、空明、澄澈和宁静。诗中的一切景物,均为月光所沐浴笼罩,既各在其所而又相互连带映照,宛如一幅笔触淡雅的水墨长轴,显得清丽、幽美,色泽柔和。 看到这种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对比阅读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思考? (1)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