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73936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语文期中试卷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627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省,试卷,答案,专题,写作,汇编
  • cover
写作专题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芣苢》这首诗,用“采”“掇”“袺”描写了劳动的繁复;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淤泥,深入稻田,数十年如一日;种子达人钟扬从2001年以来,每年都要去西藏高原采集种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无到有还是从少到多,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反复劳动。 以上材料对我们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春无非是两个动作,一个是类似体能动作“引体向上”,可以热烈,可以张扬,可以破障奔跑。有时青春又可以是蛰伏的,可以是蓄势待发的,贴近大地,丈量大地。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叙述性或议论性文章,体现你的发现、感悟与思考。 要求: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鲁迅的杂文集《热风》里,有一篇《生命的路》。这是鲁迅第一次给“路”下定义:“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一年多后,他又在《故乡》中说出了经典的一句:“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常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的同学们写了回信,他在信中指出:“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自找苦吃”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段话:“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爱: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朋友,爱花鸟虫鱼,爱生活,爱社会.....” 爱还要“学”,而且“会”吗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何感悟与思考?请联系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8.(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总喜欢充满幻想的去生活,活出诗意,“同学少年”们具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红烛》中,“蜡烛”象征着“莫问收获,香雪》是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想要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在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时尚而美丽,有的人因知识而动人,有的人因自信而进步……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青春模样”。 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是怎样的?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呢?请以“青春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专题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