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75378

吉林省长春市二实高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13399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吉林省,期中,答案,试题,化学,考试
  • cover
长春市二实高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粮食酿醋 烟花燃放 陶瓷烧制 司南(指南针)指向 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钠作胃药 B.过氧化钠作供氧剂 C.氯气制漂白粉 D.碳酸钠作食品膨松剂 3.2023年国庆节期间,国内多地绽放烟花,给人们带去节日问候和美好祝福。在制作烟花时需要加入发色剂,在烟花引燃后,会在天空中绽放出五彩缤纷的图案。在烟花发色剂中可能不会添加的元素是( ) A.锂 B.钙 C.铁 D.铜 4.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 B. C. D. 5.在试纸上滴一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的扩散速度比分子快 C.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也能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D.将实验后的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1mol含有的原子数为 B.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D.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7.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利用图1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和电导率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和电导率的变化(如图2和图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电导率越大,导电性越强)( ) A.图1中通过仪器和橡皮管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 B.图2中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C.图2中的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和 D.图3中90s之前电导率下降是因为生成的电解质不能电离 8.下表中评价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向氢氧化铜中滴加稀硫酸: 正确 B 向碳酸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错误,碳酸钡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 溶液中通入少量反应: 正确 D 少量溶液与溶液反应: 错误,化学计量数不匹配 9.如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中盛有干燥的颗粒。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抖落到试管的水中,将发现的现象是( ) A.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被吹大 D.形管水位: 10.某离子反应涉及,、、、,等微粒,其中、的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为还原产物B.消耗1mol还原剂微粒,转移6mol电子 C.被氧化成 D.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减弱 11.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最初有1mol氧气,放电后有60%转化为,则放电后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约是( ) A.1.6 B.1.79 C.20 D.17.8 12.侯德榜先生是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于1943年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工艺中循环利用的物质为和 B.该工艺主产品是纯碱,副产品为 C.“过滤”后的母液中,小于 D.该工艺中涉及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分解反应 13.某干燥粉末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逸出,通过足量的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