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78166

10.4 飞出地球 课件 (共22张PPT)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3次 大小:433508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0.4,飞出,地球,课件,22张,PPT
    (课件网)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沪粤版(HY) 物理(八年级 下) 10.4 飞出地球 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教学目标 2.了解“地心说”、日心说的基本观点。 3.通过实验感受物体绕中心旋转需要拉力,知道万有引力是使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力。 茫茫宇宙,浩瀚星空, 诱人猎奇,发人深思! 宇宙有多大呢 人们能不能飞出地球去 从古至今, 人们一直在观察着,探索着…. 人们认识到了越来越小的世界,与此同时,人们也探索着另外一片广阔的世界。 古人富有想象的宇宙图景 一 盖天说(西周) 太阳东升西落,星星们斗转星移,假如你是古代人,在看到这些现象后,会对宇宙有什么样的想象? 星星像悬挂的油灯吊在上空 浑天说(西汉) 随着时间的推移,盖天说有了一些不能解释的地方,后来人们提出了浑天说。 浑天说认为地球是圆的,上千年后,麦哲伦才通过环球航行证明这一结论。 麦哲伦环球航行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 地平线下的小船 浑天说模型有个很明显的问题,大海是垂直于地面的。所以浑天说很快演变为宣夜说,海洋应该是大地上的一部分 宣夜说 托勒密精心构建地心说 二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提出了他的宇宙体系。类似我们的宣夜说。大地是个球体在中心,恒星壳上镶嵌着恒星包裹在最外层,从地球到恒星壳,依次分布着月球、太阳、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环绕地球运行。但是人们观测到行星逆行现象,他的模型无法解释。 后来,天象观察的深入和数学的应用推动了天文学的研究,公元15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集当时天文学之大成,提出了“地心说”。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行星逆行、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 托勒密的“地心说”宇宙图 托勒密(约90-168) 地心说模型恰好满足了一些宗教统治者的虚荣心,为了证明人类是上帝的选民,西方教会将地心说规定为教条:地球是宇宙中心,天体及其轨道都是完美的正球、正圆。任何人都不可以违背教条。自此,地心说成为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一直流行了一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科学前进的脚步。 哥白尼吹响了科学革命的号角 三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宇宙模型,即“日心说”。 哥白尼(1473-1543) 地球 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土星 月球 日心说 在哥白尼时代,人们只发现了除地球以外的五颗大行星。 在思想上,它挣脱了当时教会的束缚,使自然科学的研究从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下解脱出来,从而使人类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通过观察上面的两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更接近实际? 观察是研究天体运动最基本的方法,意大利诗人卡里马赫曾教导哥白尼说,天文学家只有两样法宝:数学和观察。 根据对天体位置及运动的观察记录,天文学家就可以运用数学工具构筑一个宇宙模型,“地心说”和“日心说”就是两种典型的模型。 飞出地球去 四 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天体的位置作了安排,但没有告诉我们地球及其他行星为什么会依依不舍地绕着太阳旋转。 太阳引力使行星绕着它旋转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活动:模拟太阳吸引地球。 这跟我们用一根绳子系着一个小物体旋转相似,是绳子的拉力使小物体绕中心旋转。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也好像被地球用一根无形的绳子紧紧地拉着,但人们并不甘心总是被束缚在地球上,千百年来,人类就幻想着飞向宇宙,探索其奥秘。 嫦娥奔月 古代利用火药发射的火箭 利用火箭飞天第一人“万户” 人们通过不懈的研究发现,当地球上的物体有很大的速度时,就能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实现飞出地球的愿望。 第一宇宙速度v1,也叫做环绕速度,v1=7.9km/s。 第二宇宙速度v2,也叫做脱离速度,v2=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v3,也叫做逃逸速度,v3=16.7km/s。 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人类几千年来飞天的愿望终于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