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798

对“形成性评价”的评价

日期:2025-05-0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 查看:100次 大小:96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形成性评价,评价
  • cover
对“形成性评价”的评价 摘要: 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尚未成为成熟的教育理念,无论从定义、教育评价的分类、教育评价的作用还是从教育实践来看,“形成性评价”都存在不少缺陷。不能一味地推崇“形成性”评价而排斥对教育对象的评价,应该让教育过程评价与对教育对象的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以肯定评价为主;内部评价与外部相结合,以内部评价为主;不要过分关注学习过程是否合理,评价的密度不能太大。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评价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人对形成性评价倍加推崇。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学习潜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正因为如此,形成性评价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自信心。而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尚未成为成熟的教育理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不少缺陷,本文将对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从定义看“形成性评价”的缺陷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人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⑴ 从上述的“形成性评价”定义来看,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定义一方面说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另一方面又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这里存在两个明显的矛盾。其一,评价要不要分出优劣?如定义中的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问题”要不要区分多少和大小?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质量”要不要区分高低?如果问题不用分大小多少,质量不用分高低优劣,又何来“提高质量”?实际上,凡是评价,必定区分高低。《现代汉语词典》对“评价“的解释是:①评定价值高低。②评定的价值。其二,什么是被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可不可以是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如果是,则“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这句话就是错的;如果不是,则“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这句话又是错的。看来,给出此定义的人所说的被评价对象是指教育对象,但是这样以来,他已经承认评价的目的是评价人的高低而不是教育过程的好坏。 过程评价与对象评价是紧密关联的。没有对象的过程是不存在的。对过程的评价势必关联到参与过程的对象。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在比较过程好坏的同时就已经区分出了参与过程的对象成败的大小,因此,所谓只评价过程而不评价对象的评价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二.从评价分类看“形成性评价”的缺陷 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评价可以作不同的分类。从词义上来说,按实施的主体来分可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外部评价又可以分为远系统评价和近系统评价。按时间间隔来分又可以分为阶段性评价和连续性评价⑵。其中阶段性评价又可以分为高密度评价和低密度评价。按评价的目标来分,可以分为教育过程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