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华夏乐章 教案 课 题 第四单元 华夏乐章 课型 欣赏 课时 第2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蓝花花》,了解“标题音乐”的有关知识。并随乐哼唱陕北民歌《蓝花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交流、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乐曲的音乐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对比聆听中,体会乐曲运用不同的音色和旋律变化,描述故事,并大胆地说出自己联想到的故事情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蓝花花》 2、教学难点:体会乐曲运用不同的音色和旋律描述故事。 学法指导 听赏、讲解、交流、讨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过程 当堂训练 1、 欣赏《蓝花花》 2、 合唱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1、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影视片主题音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2)老师也搜集了一个,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电视剧《蓝花花》主题曲。 (3)介绍发生在旧社会陕北的民间故事《蓝花花》,引出课题。 2、对照歌谱,听老师唱传统民歌《蓝花花》,回答问题。 (1)说说歌曲的情绪。 (2)说说歌曲的体裁和主要故事情节,并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板书在黑板上。 3、师:《蓝花花》的故事也被世人传唱,改变成多种表现形式。今天我们来欣赏管弦乐曲《蓝花花》 4、曲作者鲍元恺简介 5、听管弦乐曲《蓝花花》主题音乐,回答问题: (1)乐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2)说出主奏乐器 (3)乐器的音色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6、老师钢琴伴奏,学生随乐哼唱主题音乐。 7、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总结乐曲中的故事情节和基本情绪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的。 8、这首乐曲用《蓝花花》的名字作为标题,乐曲表现内容也是围绕蓝花花的故事展开,是首“标题音乐”。 9、“标题音乐”的有关知识。 10、再唱主题音乐。 (二)、活动与练习: 合唱练习:《瑶族舞曲》片段 1、学唱高声部和轮唱部分,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用手势代学生学唱低声部,模仿出瑶族长鼓的音色与节奏特点。 3、二部合唱与轮唱,注意唱出音色、力度的对比与情绪的不同 4、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或用跺脚等律动进一步表现歌曲情绪。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华夏乐章 教案 华夏乐章(一) 教学目的 1、完整地聆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学习室内乐的有关知识。从乐曲的变奏中感受情感的变化,并背唱乐曲的音乐主题。 2、能对比聆听民歌、民乐与改编后的管弦乐曲,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3、在欣赏过程与活动联系中,能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完整地聆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 教学难点 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与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对比欣赏,并结合音乐要素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播放彭丽媛的歌曲《二泉映月》,让学生熟悉音乐主题。 2、新课导入: (1)请学生猜谜语中的人物 泉边赏月,穿街过巷,琴儿伴身,目盲心亮(打一民间音乐家) (2)华彦均生平简介 又名阿炳,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 出卷网人。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阿炳自幼从父学习音乐,表现出罕见的音乐天赋。12岁已能演奏鼓、笛、二胡、琵琶等多种乐器,17岁时参加道教演出,被人们誉为“小天师”。 阿炳一生坎坷。4岁丧母,21岁患眼疾,35 出卷网岁双目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阿炳不畏权势、刚直不阿(e), 有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心。在音乐上博采众长,广纳众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 底层的健康而深远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代表作有二胡曲《二泉映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