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01775

第3章 走进溶液世界 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

日期:2025-10-0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47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第一,九年级,化学,初中,上海
  • cover
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④⑤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铁丝 B.红磷 C.硫 D.氢气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高锰酸钾属于氧化物 4.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5.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表,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的分离 B.物质的鉴别 淡化海水﹣﹣蒸馏 海水晒盐﹣﹣蒸发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 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种固体﹣﹣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洁精 使煤燃烧更旺﹣﹣把煤做成蜂窝状 A.A B.B C.C D.D 6.化学反应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铜粉在空气中灼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7.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增加 C.溶液浓度不变 D.溶解度增加 8.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式叫“热水浴”。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脚架上应该垫上石棉网 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和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 C.如果向试管中滴加品红溶液,品红的扩散速度会加快 D.如果试管中盛有硬度较大的硬水,长时间加热不会有任何变化 9.向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氯化钾,保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增加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10.下列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滤液,防止液滴溅落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取用试剂时,将试剂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 11.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产生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H2O不仅可以表示水这种物质,还可以表示水的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冰块与水混合后得到混合物 1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C2H5OH)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可以滴加酚酞溶液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上要发生化学变化 D.使用pH试纸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13.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硝酸铵固体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溶液的温度降低 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和汽油除油污相同 1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