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53202

13寒号鸟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38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寒号,教学设计
  • cover
小学语文二上《寒号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寓言故事是有哲理启发意义,我们的重点可以体现出来,但寓言故事的文体更具有故事性,甚至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寒号鸟的错误做法讲述出来,就是文学作品寓言的语言特色。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运用的实践课程,我们要利用孩子们对寓言的兴趣,启发他们走入故事,喜爱读寓言,从中品味出寓言的价值。这篇课文是以时间顺序展开,冬天到了,喜鹊在做窝,而寒号鸟却只知道玩,最后结果是寒号鸟冻死了。《寒号鸟》则根据《南村辍耕录》中片段改写而成,是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故事中的寒号鸟只顾眼前、不想将来,以侥幸的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引人思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学生思辨的时间和空间,要善于等待,要善于放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一定是更自主地学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单,复习巩固生字,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得”字短语,并运用。 2.通过对文中句子的品析,对比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做法,理解寒号鸟两次号叫的原因。 3.分角色朗读两次劝告的对话,在寒号鸟两次都不听劝告中,明白寒号鸟最终冻死的原因是它目光短浅、不听劝告。 4.利用课中学习单拓展其他故事对比阅读,初步理解小故事里也蕴含着大道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文中句子的品析,对比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做法,理解寒号鸟两次号叫的原因。 难点:分角色朗读两次劝告的对话,在寒号鸟两次都不听劝告中,明白寒号鸟最终冻死的原因是它目光短浅、不听劝告。 学习过程: 师:故事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那就是智慧。在这个单元,我们将一起走进几个有趣的故事(出示单元主题:小故事,大道理) 创设情境: 在单元最后我们要来开一个“智慧故事分享会”,来说一说你明白的道理。想要参加分享会要在故事的学习中获得通关卡哦!你们看今天的主人公要来和大家打招呼啦!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写写课题吧!(书写课题:寒号鸟) 活动一:故事我熟悉,课文字词能牢记 师:我们在第一课时已经读了寒号鸟的故事,也认记并书写了故事中的一些生字,那我要来考考你们,考验就藏在学习单中,快拿起笔来完成“第一关:写一写”(出示课前学习单相关题目,巩固生字,回顾课文。) 1.学生课上完成字词复习回顾。 2.教师巡视随机将学习单完成情况拍照投屏,订正并强调易错字。 3.学生自评,在学习单中画星。 活动二:仔细读故事,对比之中悟道理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寒号鸟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在寒冷的冬天总是在不停地号叫。聪明的你们快在故事里找一找这只寒号鸟有没有号叫呢?用横线勾画出它的句子。(生汇报,师在课件中勾画) (一)探第一次号叫之因,对比主角行为的不同 1.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2—4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冬天快要到时”表现寒号鸟行为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表现喜鹊行为的句子,想一想通过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2.对比行为,思考: (1)为什么天气还暖和,喜鹊就忙着搭窝? (2)为什么寒号鸟不搭窝呢? (体会喜鹊的目光长远而寒号鸟则目光短浅) (二)对比喜鹊两次劝告,感寒号鸟之懒惰悲哀 师:看着不做窝的寒号鸟,喜鹊想要帮助它吗?把你的发现用波浪线画出来。 1.师生对读体会第一次劝告的对话 (1)抓住“躺”的动作,感受寒号鸟不听劝告的不耐烦。 (2)正因为寒号鸟不听劝告后才有了它的第一次号叫(做动作想象“冻得直打哆嗦”的样子,朗读第一次号叫)。 (3)启思: 昨天还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的寒号鸟,第二天起床搭窝了吗? 喜鹊看见昨天还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的寒号鸟,今天还是没有搭窝,心里会怎么样?(着急)那你说说喜鹊会急成什么样子? “急得 ”(学习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