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544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51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cover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 学生之前已经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而且通过操作、体验已经建立了具体的表现。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的问题,所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 虽然千米这一长度单位与毫米、分米安排在同个单元,但千米的教学有其特殊性。 1.学生无法实际测量1千米,难以建立概念的模型。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教学可以借助生活的物品进行体验、感悟。但千米不同,虽然生活中有很多千米的运用,但千米无法直接看见,无法直接画出。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这些运用都是抽象的,无法触碰和难以感知的。 2.千米的空间观念建立要靠学生想象、推理来完成,而现阶段学生的推理能力还比较薄弱,空间上的推理和叠加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教学时教师无法直接给学生呈现1千米,即使呈现了学生也无法直接感知,只能通过“1千米=1000米”的知识点,然后借助10个100米,5个200米或4个250米来间接感悟1千米,建立1千米的概念。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决定带领学生开展“1千米有多长?”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测量、推理、体验和实践,从而丰满对千米的认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驱动性问题 1.“千米”离我有多远? 2. 1千米到底有多长? 3. 我的1千米生活圈在哪里?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1000米; 2.通过不同的途径真正体验“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品质; 3.联系实际走进生活,培养实际生活能力和探索精神。 学习重难点 通过不同的途径真正体验“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品质。 联系实际走进生活,培养实际生活能力和探索精神。 前期准备 1.自由组队,制定活动分工表。三年级学生虽然平时有小组合作的经验,但户外探索实践还是首次,为了让团队的体验能够更加高效,小组内的分工必须明确。在小组队员自主认领的基础上,组长统筹安排,最终由老师把关确认。 2.立足问题,找寻生活连接点。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汽车的时速、高速公路上的路程指示牌、两个城市间的距离、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等等,这些素材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因此,先让学生通过生活记录、父母沟通、网络搜索等途径感受千米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初步形成对“千米”的印象。 3.搭建支架,弥补知识断层处。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相邻间的进率均为10,而千米与米的进率是1000。1千米无法通过看、画、摸等方式进行概念的建立,单纯借助米,由于进率太大,也很难帮助学生建立千米的概念,因此要寻找更适合的媒介帮助学生进行体验,200米、250米、400米等都是合适的载体,在校园中也比较容易实现。 正式实施 对接生活,初步认识千米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好多长度单位,你能有序地把它们请出来吗? 师:今天我们要继续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之前已经让大家了解了“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你都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看着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确实“千米”就在我们身边,用处非常广,而且它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 小组讨论,确立探索方案 师:既然千米这个单位这么大,1千米这么长,那有什么办法能帮我们来了解1千米呢?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1千米到底有多长?”。 师:根据前期测量的数据,你打算怎么探究呢?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分享,小组最终形成一份可行的探究方案。 各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