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59845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5317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4课,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947年3月,国民党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内 战 爆 发 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 会议召开 国民党发 动内战 解放区的 自卫反击 时间: 1945年8月。 国民党目的: 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 共产党目的: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结果: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 时间: 1946年1月10日。 意义: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爆发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 作战原则和方针: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结果: 以运动战作战方式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结果: 中共中央等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取得青 化 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 ① ② 复习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1、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了解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3、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4、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初步掌握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2、时空观念:通过阅读时间和地点掌握历史知识。 3、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 4、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责任担当意识。 定义: 学习探究 1、阅读课本P116正文,说出什么叫土地改革?抗战胜利后,中共是如何调整土地政策的?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中共对土地政策的调整: 土地改革是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 材料研读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如何看待当时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占有不均衡。 文件名称: 学习探究 2、阅读课本P116正文,为了进行土地改革,中共颁布什么文件?说出该文件颁布的时间和内容?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时间: 1947年。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 地制度,实行耕者 有其田,按照农村 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总路线: 学习探究 3、阅读课本P116正文,说出土地改革总路线的内容?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结果: 学习探究 4、阅读课本P117正文第一段,说出土地改革的结果? 解放区的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土地改革影响: 学习探究 5、阅读课本P117正文第二段,说出土地改革的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