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61317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课件 22张ppt)

日期:2025-05-1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91330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球,面的,板块,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3章 地球表面的板块 新课标(ZJ) 学习目标 CONTENTS 01. 大陆漂移说 02. 海底扩张说 03. 板块构造学说 一、新课导入 请问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那么同学们觉得我们生活的大地是怎么样,是固定不动的还是不断变化的呢? 地壳变动的证据: 岩层的弯曲和断裂 海陆变迁 火山、地震 同学们看下这张图片,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一、大陆漂移说 世界地图的底图上描绘出非洲、南美洲的轮廓。 大西洋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中,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 魏格纳 是偶然的巧合? 还是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大陆是一个整体?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 大陆是漂移的,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自此以后,他就开始寻找证据 一、大陆漂移说 1、他发现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舌羊齿在温而偏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是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中, 但是这些大陆的气候都 不具有这样的气候条件。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大陆漂移说 2、大西洋两岸都有同种的鸵鸟。 鸵鸟不会飞也不会游泳,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 由此说明北美洲和非洲原先连在一起的 一、大陆漂移说 但是当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却不能被当时科学界认可接受呢? 由于魏格纳并没有对大陆漂移理论的动力来源 做出科学的解释,当时科学界不接受他的假说。 二、海底扩张说 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 海 岭 最年轻 海底岩石年龄分布图 1 亿 0.5 亿 1.3 亿 0.1 亿 1 亿 0.5 亿 1.3 亿 0.1 亿 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 1. 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 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 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2. 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 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二、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了“大陆漂移说”?为什么? 支持了大陆漂移说, 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动力来源的问题。 二、海底扩张说 三、板块构造说 那么同学们觉得这个理论是不是完善的呢?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并不是 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顺口溜: “亚欧太美,鹰南飞” (印)(南)(非) 三、板块构造说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哪两大板块之间?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 三、板块构造说 三、课堂小结 三、课堂练习 (2023 柯桥区一模)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的稳定处 C.外力作用主要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D.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