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专题提优特训7 物态变化专训 (38题经典考题) 01 物态变化的辨析 1.下列关于自然景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雨笼山峦 B.雾绕群峰 C.霜打枝头 D.冰封谷底 2.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所属节气里出现的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晶莹 C.霜挂枝头 D.千里冰封 3.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放热的是( ) 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 ②烧杯中冰变少 ③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 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出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 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内一面; 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一面; ③“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④“汗”是液态水,其中正确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6.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珍惜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世界水日不得不说海水淡化,如图是海水淡化的简易装置,在这海水淡化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固 B.汽化、升华 C.汽化、液化 D.升华、凝华 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国学经典》课,深受同学们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同时又有客观现实事物的真实反映,许多意境优美的诗句中包含着具有科学内涵的科学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B.“春尽冰留江,此时浩渺九重生”,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该过程放热 C.“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 D.“草上露珠闪,月照水晶帘”,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该过程吸热 9.在极寒的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变成极小的冰晶悬浮在空中,一般肉眼很难直接观察到。待太阳出来以后,这些小冰晶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像钻石一样,故名“钻石尘”。由于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失,因此极为罕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钻石尘”是由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并吸热而形成的 B.“钻石尘”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并放热而形成的 C.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失,是升华并放热的缘故 D.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失,是汽化并吸热的缘故 10.关于蒸发和沸腾有下列说法: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2)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3)蒸发和沸腾不一定从外部吸热; (4)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且能继续蒸发;若其他条件不变,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续沸腾。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1)(2) B.只有(3)(4) C.只有(1)(2)(4) D.(1)(2)(3)(4) 11.小林在浴室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她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她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有水滴的那根管是 (选填“冷”或“热”)水管。严寒冬天的清晨,小林来到教室时发现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有一层薄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