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综合测评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测量液体温度 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 2.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这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后放在太阳光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小明认为这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搜集证据 D.分析证据 3.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把海水染黑,然后乘机逃走,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D.能进行运动 4.由于雨天教室里没有地方放置雨伞,某兴趣小组想为班级设计制作一个放置雨伞的支架,方便同学们雨天安放雨伞。该兴趣小组的工程实践过程包括以下环节:①明确问题;②实施方案;③设计方案;④检验产品;⑤改进完善;⑥发布成果。其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⑥④⑤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②①⑥⑤④ 5.2023年1月,杭州西湖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如图所示为西湖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只画出部分生物)。根据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水草→微生物 B.水草→虾→中华秋沙鸭 C.水草→虾→鱼→微生物 D.中华秋沙鸭→鱼→水草 6.据报道,2024年1月至10月的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为“太阳活动极大期”。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光球层 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风 D.太阳结构从里到外分为日冕、色球层、光球层 7.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中,合理的是( ) ①在10mL的试管中加热5mL水 ②用10mL的量筒量取6mL食盐水 ③用酒精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 ④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宽度为183.6mm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8.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作出了下列归纳,其中不恰当的是( ) A.大鲵终身用鳃呼吸,与其能够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B.鱼身体呈流线型,靠鳍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C.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 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9.早在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 B.木板上的小孔必须是圆形的 C.该现象与“树荫下的光斑”成像原理相同 D.蜡烛离小孔越远,墙壁上的像越大 10.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800多万年,被誉为活化石,而且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属 于中国国宝。在分类学上,大熊猫和黑熊同科不同属,大熊猫和黑猩猩同纲不同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纲 B.黑熊和黑猩猩一定不属于同一目 C.大熊猫和黑熊的共同特征比大熊猫和黑猩猩的共同特征少 D.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 11.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中,能支 持对应假说的是( ) ①气球的充气实验———宇宙大爆炸理论 ②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大陆漂移说 ③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较大———海底扩张说 ④地球有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2.如图所示为某些生物类别之间的关系,下列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A 两栖动物 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 B 哺乳动物 爬行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