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六上 第12课 “韩信点兵”同余法的实现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六上 第12课 “韩信点兵”同余法的实现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引入同余法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同余法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算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了解利用算法求解简单问题的基本方式,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思维的习惯,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以及算法的效率,加深对算法与程序关系的理解。 在这一课中,通过探索“求余数”的引入,学生可以发现,不同的被除数除以同一个除数,余数是相同的。这其实就是数学中同余的概念。虽然同余法的思想与数学中的同余定理有关联,但是六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过该定理,因此理解算法思想会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材中设计了一个情境,基于这个情境,通过抽象建模、设计算法和验证算法的三个环节,让学生全面体验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余法的思想,掌握用同余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通过使用同余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掌握同余法的程序实现,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了解掌握了算法与算法的表示,掌握算法的三种控制解构,并初步掌握运用算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掌握枚举法、筛选法的思想和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同余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难点:掌握同余法的程序实现。 教学准备 1.网络教室、Python编程环境。 2.“韩信点兵”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教学实施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引出问题,组织讨论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梳理填写余数,观察这些余数中存在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动手推演。 引出主题,提出目标演算后得到规律:被除数加上三个数的公倍数,余数不变。求解韩信点兵问题可以使用同余法来实现,播放视频,了解同余法的思想。提出本节课目标:学习同余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使用同余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观察表格,找出余数之间的规律,尝试推演总结。 设置数学问题为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教学活动一 抽象与建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同余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的建模过程。 同余法求解步骤 (1)任意找一个同时满足“x除以3余数为2、x除以5余数为3、x除以7余数为2”的数,比如233 (2)该数加或减3、5、7的最小公倍数105的整数倍 (3)找到在1000~1100范围内的数即是所求解 动手实践:运用同余法如何求解338被3、5、7除的余数。 引导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分享建立模型的方法。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掌握抽象与建模过程自主探究,动手演算。 提升问题的抽象意识,找出规律。通过演算掌握模型的建立。 教学活动二 算法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同余算法的描述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对其进行自然语言描述。 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描述,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实践巩固:引导学生使用电子教材,拖动图标,将同余法的算法流程图进行补充。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展示学生流程图,引导学生在此进行算法的描述梳理总结,并说一说自己的描述经验。 观看视频,了解同余法的算法描述过程。 自主实践,补充流程图。 总结算法描述经验 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算法意识。 实践探究,采用流程图补充的方式进行知识巩固。 教学活动三 算法的程序实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学习python验证同余法的代码。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打开python代码编辑器,编写代码,对算法进行验证并检查运行结果。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实践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间对比运行结果。 自主探究,编写运行程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