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79686

3.4 第4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 滴定法的应用复习课件(共37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1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5383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化学
  • cover
(课件网) 第3章 第4节  第4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  滴定法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方法(重点)。 2.了解滴定法的类型,知道滴定法在定量测定中的重要应用(难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 一 (2023·山东,9)一定条件下,乙酸酐[(CH3CO)2O]醇解反应[(CH3CO)2O+ROH———CH3COOR+CH3COOH]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ROH)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酐-苯溶液。 ②量取一定体积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m g ROH样品,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CH3CO)2O+H2O ——— 2CH3COOH。 例1 ③加指示剂并用c mol·L-1 NaOH-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V1 mL。 ④在相同条件下,量取相同体积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适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c mol·L-1 NaOH-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V2 mL。 ROH样品中羟基含量(质量分数)计算正确的是 √ 用c mol·L-1 NaOH-甲醇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结合步骤④可得关系式:乙酸酐[(CH3CO)2O]~2CH3COOH~2NaOH,则n(乙酸酐)=0.5cV2×10-3 mol,根据反应(CH3CO)2O+ROH———CH3COOR+CH3COOH,结合步骤②,设样品中ROH为x mol,则x+2(0.5cV2×10-3-x)=cV1×10-3,解得x=c(V2-V1)×10-3,又因ROH样品的质量为m g,则ROH样品中羟基的质量分数为 ×100%,A正确。 在25 ℃时,有pH为a的盐酸和pH为b的NaOH溶液,取Va L该盐酸用该NaOH溶液中和,需Vb 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14,则Va∶Vb=_____。 (2)若a+b=13,则Va∶Vb=_____。 (3)若a+b>14,则Va∶Vb=_____,且Va____(填“>”“<”或“=”)Vb。 例2 1∶1 1∶10 10a+b-14 >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依据酸提供的H+总物质的量与碱提供的OH-总物质的量相等,如 (1)某一元酸与两种一元碱恰好中和: c(酸)·V(酸)=c(碱1)·V(碱1)+c(碱2)·V(碱2) (2)某二元酸与一元碱恰好中和: 2c(酸)·V(酸)=c(碱)·V(碱) 归纳总结 返回 氧化还原反应滴定与计算 二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0.100 0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过氧化氢,反应原理为2 +5H2O2+6H+===2Mn2++8H2O+5O2↑。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 _____。 例1 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 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30 s内溶液不褪色 (2)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体积/mL 17.10 18.10 18.00 17.90 计算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____ mol·L-1。 0.180 0 (3)若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偏高 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导致读取的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例2 [2023·湖北,18(4)]取含CuO2粗品0.050 0 g(杂质不参加反应)与过量的酸性KI完全反应后,调节溶液至弱酸性。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 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5.00 mL。(已知:2Cu2++4I-===2CuI↓+I2,I2+2 ===2I-+ ) 标志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粗品中CuO2的相对含量为_____。 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96% (1)氧化还原滴定时,常见的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KMnO4、K2Cr2O7、I2等。 (2)指示剂的选择 用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或含Fe2+的溶液时,不需另加指示剂。用Na2S2O3溶液滴定含I2的溶液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 (3)计算依据 依据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或关系式列比例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