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课时 物质的溶解度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学习目标 了解溶解度的定义。 学会初步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 温故知新 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20毫升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或蔗糖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是什么呢 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已知20℃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8克氯化钠,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39克蔗糖。那么20℃时氯化钠和蔗糖谁的溶解性好呢? 100克溶剂(水) 溶解度 1.概念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四要素 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 注意:是100克溶剂,不是溶液 原因:溶解度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 一定的温度 饱和 溶质的质量(克) 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如氯化钠等 个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100 溶解度(克) 0.173 0.165 0.121 0.076 0.01 1 10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20℃时物质的溶解度 表中哪些是易溶物质,哪些是难溶物质?有没有一个判定的界限呢?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蔗糖 氯酸钾 氯化铵 硝酸钾 溶解度(克) 36.0 0.165 203.9 7.4 37.2 31.6 对杯中的汽水进行加热,可看到什么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看到气泡越来越多。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 3.气体的溶解度 概念:在压强为101千帕和一定温度时,某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叫做这种气体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里的鱼缺氧而死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答:因为排入热水后,河水温度升高,造成水中氧气的溶解能力减弱,所以河里的鱼就会因缺氧而死亡。 拓展 气体的溶解度还受压强影响,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比如打开汽水瓶的瞬间,瓶中压强减小,可看见大量气泡产生。 溶解度曲线 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除了表格记录外,你还能想出哪些形式来记录? A B 曲线越陡,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___。 A点表示的含义是 B点表示的含义是 C 越大 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60克 67℃时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都是135克 C点表示氯化钾的_____溶液,硝酸钾的_____溶液 饱和 不饱和 课堂小结 { 物质的溶解度 }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 概念 四要素 气体的溶解度 1. 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克氯化钠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及时巩固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克 50 50 50 50 所取氯化钠的质量/克 15 20 25 30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克 0 2 7 12 A 2. 下表是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表。 (1)称取30克硝酸钾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直到天平平衡; (2)20℃时,将30克硝酸钾固体加入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_____; (3)要使20℃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