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404

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1(第三章全部教案)(浙江省杭州市)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756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新课程,课程,人教,必修,第三章,全部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教学时间:2007年10月21日 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并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2.让学生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3.让学生认识到函数的图象及基本性质(特别是单调性)在确定函数零点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方程实数根的个数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器或计算机做出函数的图象 教学方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通过复习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1.函数零点的定义: 对于函数,我们把使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zero point).这样,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的实数根,也就是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故有 2.一般结论 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变号零点具有的性质 对于任意函数,只要它的图象是连续不间断的,则有 (1)当它通过零点时(不是二重零点),函数值变号。如函数的图象在零点的左边时,函数值取正号,当它通过第一个零点时,函数值由正变为负,再通过第二个零点3时,函数值又由负变成正(见教材第102页“探究”题)。 (2)在相邻两个零点之间所有的函数值保持同号。 4.注意点 (1)函数是否有零点是针对方程是否有实数根而言的,若方程没有实数根,则函数没有零点。 (2)如方程有二重实数根,可以称函数有二阶零点。 5.勘根定理 如果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不间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那么函数在区间内有零点,即存在,使得,这个也就是方程的实数根。 例1.求函数的零点个数。 分析:求函数的零点个数实际上是判断方程有没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的方法,其步骤是: (1)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的对应值表; (2)作出函数的图象; (3)确定的单调性; (4)若在区间上连续,并且有,那么函数在区间内有一个实数根; (5)结合单调性确定其定义域内零点个数,即实数根个数。 结合计算机利用几何画板作出函数的图象观察。 例2.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1,2) B.(2,3) C.和(3,4) D. 分析:从已知的区间,求和,判断是否有。 解:因为,故在(1,2)内没有零点,非A。 又,所以,所以在(2,3)内有一个零点,选B。 例3.若方程在(0,1)内恰有一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分析:令在(0,1)内恰有一解,则,解出。 解:令,因为方程在(0,1)内恰有一解,所以,即,解得。 例4.二次函数中,,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 ) A.1个 B.2个 C.0个 D.无法确定 分析:分析条件,是二次项系数,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所以,由此得解。 解:因为,所以,即与异号,即或 所以函数必有两个零点,故选B。 练习: 教材第103页练习1、2题。 说明:练习1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要启发学生将等号右边的项移至等号左边,然后将等号左边的代数式设为函数,再通过探究函数的零点去得出方程的根的情况。练习2要借助几何画板作出各个函数的图象判断零点所在大致区间。 作业: 教材第108页习题3.1A组题第2题。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两课时) 教学时间:2007年10月22、23日、六 教学目标:1.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2.了解用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3.通过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使学生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难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方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函数的零点个数是一个,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找出这个零点?引出课题———(板书) 新课讲解 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