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图书借还真高效 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实施年级 六年级 设计者 《课程标准》模块 跨学科主题 小型系统模拟 单元名称 图书借还真高效 单元课时 2 (二)单元教学规划 1.主题概述1.1核心概念本单元属于《课程标准》“过程与控制”模块中的跨学科主题“小型系统模拟”,对应主题“小型开关系统”。本活动较好地涵盖了“过程与控制”模块的核心概念。对应《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内容要求2、4、5。对应《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过程与控制”模块内容要求3、4、5。1.2内容结构本单元需要使用“过程与控制”模块的相关知识,制作“图书借还系统”。学生通过设计、分析、制作图书借还系统的过程,实现跨学科间的综合模拟系统,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在活动开展上,建议以小组合作的项目式学习为主,以项目的规划、实施、展示和评价为主线,对活动开展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3教学过程图示1.4育人价值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使用已学的“过程与控制”模块的整体知识,利用过程与控制的原理,综合运用信息科技、数学和科学等课程知识,实现图书借还系统。在使用计算机编程、结合硬件设备实现该系统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等。 2.主题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过程与控制的原理及相关知识,并结合开源硬件设备使用计算机编程实现了简单的过程与控制作品。六年级学生对于利用计算机编程结合开源硬件设备设计制作智能作品兴趣度高,且有一定的网络获取信息能力,具备较好的小组合作能力,愿意主动分享与展示,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3.教学环境主控器、扫描模块、图形化编程软件、课件、机房等。 4.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规划和设计图书借还系统,体验过程与控制可以抽象为包含输入、计算和输出三个典型环节的系统。2.能完善系统框图,分析借书程序,完善和设计还书程序流程图。3.通过开源硬件搭建、编程与调试,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教学过程 课时(包括课名) 任务序号 教学主要任务 第1课时 任务1 说一说扫码枪的应用领域 任务2 查询并分享扫码枪的工作原理 任务3 分析扫码信息的输入—计算—输出 第2课时 任务1 设计图书借还系统 任务2 分析借书程序,完善借书、还书流程图 任务3 编程完善图书借还程序 任务4 调试程序并演示硬件效果 6.评价建议 需评价的任务 评价建议 第1课时任务3 评价内容:学习态度、小组合作、个人贡献、课堂表现评价标准:正确分析扫码信息的输入—计算—输出评价方法: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赋值方法:进行相应赋分 第2课时任务2、3 评价内容:图书借还程序设计与硬件调试评价标准:1.借书、还书程序流程图2.软硬结合,能完成图书的借阅评价方法: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赋值方法:进行相应赋分 教学建议课例程序。学生打开本项目的课例程序后,应提醒学生完善借书和还书程序,不能将已有编程模块删除,否则可能影响测试结果。教材配图因硬件更新,教材第71页“获取扫码数据”程序插图与课例程序有微小差异,以课例程序为准。教材第71页“获取扫码数据”程序借书程序分析图(4)学生完善程序后的效果,可参考教学资源中的视频演示。 分析信息的输入、计算、输出 ·选择展示方式。 ·准备展示材料。 ·展示与分享。 分享展示借还系统 · 分析并完善借书程序流程图 · 设计还书程序流程图 · 编写程序并调试 创作图书借还系统 ·分析图书借还系统信息的输入、计算与输出环节 了解扫码枪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完善系统框图 规划图书借还系统的制作过程 第1课时 图书借还真高效 第2课时 设计图书借还系统输入、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