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第 0章 走近科学———§0.3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第 0 章 走近科学 §0.3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知识点一:测量身高 1. 测量: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2.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 m。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 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 长度单位换算: 4. 长度单位换算书写: 3 大→小:3.2km=3.2×1km=3.2×1000m=3200m(3.2×10 m) -3 小→大:3.2mm=3.2×1mm=3.2÷1000m=3.2×10 m 5. 观察刻度尺: ①分度值:最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②量程: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6. 刻度尺的使用: ①估:估测待测物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刻度尺。 ②认: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量程和分度值。 ③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量程与分度值的刻度尺。 ④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有刻度的一边与 1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第 0章 走近科学———§0.3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被测边平行。 ⑤读: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不得斜视。 ⑥记:记下读数。读数=准确值+估读值+单位;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读数倒数第二位为分度 值) 7.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把许多同样的微小而不易测量的物理量合并起来测量,以求平均值达到减小误差的一种 测量方法。 例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2)化曲为直法:指用棉线顺着曲线摆放,标记好起点、终点后,再将线拉直测量的方法。 2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第 0章 走近科学———§0.3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3)组合法:利用两个三角板和一个直尺测量的方法。 (4)滚轮法:指用已知周长的轮子沿线滚动测量长度的方法。 8. 误差与错误: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操作失误 特点 客观存在,不可避免,不可消除 可以避免 9. 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产生原因 减小方法 测量工具的精度 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的不同 改进测量方法 测量者的观察和估读水平 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删除错误数据) 知识点二:测量体重 测量体重的工具:磅秤;使用磅秤之前指针应指在零刻度线处,还要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知识点三:测量体温 1. 温度的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温度的单位: (1)摄氏温度: 温度的常用单位为摄氏度,符号℃。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0℃,把沸水的温度(或水的沸点)定为 100℃。 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是摄氏度的一个单位,叫做 1摄氏度。 拓展:一个标准大气压是这样规定的:把温度为 0℃、纬度 45 度海平面上的气压称为 1个大气压, 3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第 0章 走近科学———§0.3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5 水银气压表上的数值为 760 毫米水银柱高(相当于 1.01X10 Pa) (2)华氏温度(℉): 5 当大气压为 1.01X10 Pa 时,把水的冰点设为 32℉,把水沸点设为 212℉。把 32 华氏度到 212 华氏 度之间平均分成 180 等分,每等分为 1 华氏度。 拓展:℉=32+1.8×℃ (3)开尔文(K): 开氏温度标度是用一种理想气体来确立的,它的零点(-273.15℃)被称为绝对零度。 3. 温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分类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用途 测液体温度 测体温 测气温 量程 -20℃~110℃ 35℃~42℃ 一般为-40℃~50℃ 分度值 1℃ 0.1℃ 1℃ 液体 水银或煤油 酒精 水银 构造 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玻璃泡上方有细而弯的“缩口” 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4. 温度计的结构: 5. 温度计使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将不易观察的温度转化为易观察的长度。 6. 温度计特点:玻璃泡越大、玻璃管越细,温度计越精确。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