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3 第2节 常见病及其预防 (第二课时) 人体的免疫功能 八年级生命科学第一册 第1页 第一道防线 皮肤阻挡病原体 呼吸道黏膜清扫病原体 组成:皮肤和黏膜 功能:阻挡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第2页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溶菌酶杀死病原体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3页 思考: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就能完全阻挡病原体的入侵了吗? 还需要第三道防线 第4页 1.组成: 2.功能: 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第5页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三道防线 抗原(病原体) 免疫器官 抗体 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 吞噬细胞(清除抗原,或使抗原失去致病性) 吞噬消灭 产生 刺激 记忆细胞 产生 第二次 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第6页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 抗体 抗原 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抗原 抗体 刺激免疫系统产生 特异性结合消灭 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 第8页 思考: 第三道防线与第一、二道防线有何不同呢? 1.人出生以后才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 2.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因此叫作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第9页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特性 形成 作用 共同特点: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维护人体的健康。 对多数病原体都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非特异性 特异性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的 弱 强 第10页 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免疫功能 人体的免疫功能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总称,它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第11页 思考: 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吗? 正常情况下,免疫反应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也会出现异常,如过敏反应等。 第12页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正常情况下无害物质的不适当反应。 过敏原: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第13页 观察图片,这是在做什么呢? 打预防针,接种疫苗 第14页 灭活的病原体 被动免疫 人工免疫 自动免疫 定义:注射或服用疫苗。(当今使用最普遍) 举例:天花、脊髓灰质炎、肝炎、破伤风、百日咳等 定义: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 举例:“非典”,注射愈后患者血清(含抗体) 自然免疫:指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以及婴儿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力。 人工免疫 疫苗是提取微量病原体或病原体的部分物质(如细菌或病毒的衣壳蛋白 ),并加以灭活或减毒制成的。 第15页 思考与讨论 1.在你出生时,医生就给你接种了疫苗。从上表中,你可以了解你第一次接种的是什么疫苗 2.从出生到现在,你接种过哪些疫苗 这些疫苗能预防哪些疾病 3.你还知道哪些疫苗 它们能预防哪些疾病 第16页 人体免疫总结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 (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 组成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第17页 功能: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过敏反应:过敏原 人工免疫:疫苗 练习 1、免疫细胞主要是 ( ) A、吞噬细胞 B、腺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 2、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