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88439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373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期,必修,2019,人教,化学,高一
  • cover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解读》 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反思,提炼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迁移至物质的分类,能对酸、碱、氧化物等常见物质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对Fe(OH)3胶体性质的探讨,能从微观粒子尺度和宏观物质性质相结合的角度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多角度、多标准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重要性。 2、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框架,将知识系统化。体验分类在化学、各科学习上的重要性,将“分类思想”灌输于脑中,能够在后面学习中进行实际应用,培养及时分类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3、掌握“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形成将生产、生活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相联系的意识。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在超市能够很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在图书馆能够很快捷的借阅到书籍,是为什么呢?因为超市和图书馆事先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采用分类法,使我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过渡】那么我们该如何对物质进行分类呢? 【讲述】我们在分类的时候首先设定标准,再选择分类的方法。我们对物质的分类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树状分类法:对同一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1)单质:氧气和臭氧,金刚石、石墨和C60,红磷和白磷等,它们均是有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之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2)氧化物:按照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按照性质可认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Mn2O7除外),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CO除外)。 2、交叉分类法:我们来看这几种盐,根据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不同,同一种物质可以属于不同的种类,如Na2CO3可以是钠盐,也可以是碳酸盐。像这样,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交叉分类法。 3.混合物: (1)分散系:分散系是指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纳容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2)比如说NaCl溶液和BaSO4浊液,它们的分散剂都是水,但是在外观和稳定性上是不同的,那主要是分散质的区别。资料显示,溶液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我们用一个数轴来说明一下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100nm 【课后作业】 做学习指导和配套检测卷上的习题。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标准 2.简单分类的方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3.混合物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解读》 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目标】 1.熟知酸、碱、盐的性质,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2.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学会分析研究物质性质与相互转化的方法,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学过程】 1.酸的性质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现象或化学方程式(以稀H2SO4为例) 基本反应类型 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显红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 — 与活泼金属反应(Mg) Mg+H2SO4===MgSO4+H2↑ 置换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 CuO+H2SO4===CuSO4+H2O 复分解反应 与碱反应(NaOH) 2NaOH+H2SO4===Na2SO4+2H2O 复分解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Na2CO3)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复分解反应 (1)主要化学性质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来看,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引导学生完成以下: 碱的性质 盐的性质 【课堂探究】 学生完成各个方程式,并引导学生完成物质性质转化的归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