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292401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290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化学,必修,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一章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1节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个内容。新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同时学生学习了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以往化学中以“族”的概念来学习化学知识,而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更具有生活性。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理解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 推理、分析、归纳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性,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中进行实际应用。 【重难点】 1.知道分类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比较,胶体性质 【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 新课讲授: 1、分类的方法 1、单一分类法 单一分类法就是对被分类的对象只用一种标准进行分别归类的分类方法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2、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就是对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 被分类的物质 物质类型 分类标准 3、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被分类的对象的整体与分出类型间的关系以树状陈列式表示。 2、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依据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2)物质分类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把物质分为易容物、微溶物、难溶物等;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根据某些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情况可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2、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的性质 研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要选定一类物质,预测它可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然后选出各类物质的代表物,探究他们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3、物质的类别与价态关系 物质的类别不同,其性质不同,即使是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同,其性质也不一样。如:硫元素有多种价态,Na2S、H2S中硫元素显负二价,硫单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 认识一定价态的元素与有关物质间的对应关系,了解物质的分类情况,就可以把某一元素的各个价态与所对应物质的类别联系起来。 三、分散系 1、定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组成 (1)、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能够分散其它物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2)、分散质、分散剂均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四、分散系的分类 (1)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它们之间有以下九种组合方式: 分散质状态 分散剂状态 实例 气 气 空气 液 气 云、雾、水蒸气 固 气 大气中可吸入颗粒 气 液 汽水、自来水、盐酸 液 液 白酒、牛奶、果汁 固 液 食盐水、糖水 气 固 泡沫塑料 液 固 珍珠 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 (2)当分散剂是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可把分散系分为三类: 溶液:分散质粒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