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八课 《双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双分支结构》是浙江省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第8课,属于第二单元《算法的控制》的第3课时。本单元共有4课,内容编排由易到难,从顺序结构入手,逐步过渡到不同控制结构的组合运用,体现算法逻辑的精妙。本课与其前后两课紧密联系,都围绕着算法的控制结构展开,前一课是学习《分支结构》,本课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分支结构的概念及其特点,本课又为后一课《体验算法控制》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习的主体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对于“算法”这个概念具备一定的认识,并能够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两种方法来描述算法。学生对于图形化编程软件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够简单地编写简单的程序。但是大部分同学对于python编程软件较为陌生,打字速度慢,使用python写一段代码对学生来讲是有挑战性的,本课在验证算法环节,以导入半成品的方式,帮助学生降低难度,通过更改判断条件以及输出结果使程序完整,验证结果。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分析,认识双分支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通过实践探究,学会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 体验用计算机程序验证算法,通过修改判断条件,进一步感受条件变化对运行结果的影响。 【教学重点】 理解双分支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学会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 【教学难点】 合理设置判断条件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任务:希沃白板5制作 3. 程序半成品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 教学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计 设计意图 活动引入 活动体验 1.活动一:选词填空 提问:观察这三种描述有什么共同点? 发现:如果……那么……否则…… 说一说:生活、学习中你遇到的类似的情况,用“如果……那么……否则……”来描述。 2.活动二:用流程图表示“如果……那么……否则……” 用流程图来简洁地表示“如果下雨,那么室内活动,否则室外活动”。 检查流程图是否正确。 二、认识双分支结构 首先如果下雨,在决定之前我们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判断,如果满足条件,则执行满足条件的操作,否则执行不满足条件的操作。 这就是双分支结构。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单分支结构都属于分支结构。在解决问题时,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支结构。 ①尝试完成活动一。 ②观察并回答问题。 ③说一说生活中的判断情况。 ①尝试完成活动二。 ②组内互相检查。 活动引入,活动一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判断。活动二,让学生尝试用流程图表示,暴露目前认知问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探 究 新 知 探究一: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 课件展示探究一 用流程图表示:“如果儿童不满6周岁,那么可以免票,否则就要购买车票” 要求:将左侧流程图符号及文字移动到右侧合适的位置即可 问题预设:①是否两分支是否可以反过来 ②输入年龄判断框的顺序问题 ③免票和请买票两种情况放反 ①尝试完成流程图。 ②组内自查,修改。 ③问题汇总。 ④学生展示讲解。 ⑤修改流程图。 本环节采取学生先尝试、组内发现问题、问题汇总、修改流程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二———验证双分支结构 课件展示探究二 编写程序:打开编程网页,https://turtle. 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进行验证 学习支架:探究二程序文件(半成品) 导入探究二程序文件,将程序补充完整。 探究结果:将结果填写在学生任务表格内。 检查验证结果是否符合购票标准。 ①打开网页,输入程序。 ②单击运行按钮输出结果。 ③修改程序中错误。 ④演示编写要点。 ④将结果汇总在表格内。 ⑤检验结果。 本环节学生可以独立输入程序、也可以打开半成品完善程序,在编程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采取组内讨论、上台演示的方式解决。 探究三———改变判断条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