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12120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做行动上的巨人(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29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行动上
  • cover
作文主题训练--做行动上的巨人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久的一次欢迎会上,有位贵族突然口出狂言:“发现新大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不过是件谁都可以办到的小事,根本不值得如此张扬。哥伦布不过就是坐着轮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然后在海洋中遇到一块大陆而已,我相信我们中的任何人只要坐着轮船一直向西行,同样会有这个微不足道的发现”。哥伦布听完贵族的这番“高论”之后,微笑着说:“各位,请试一试,看谁能够使鸡蛋的小头朝下,并竖立在桌面上。”此时,那位贵族又开口道:“要想把鸡蛋竖立在平滑的桌面上,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哥伦布拿起手里的鸡蛋,用小头往桌上轻轻一敲,鸡蛋便稳稳地竖立在了桌子上。哥伦布环顾着在座的每个人说:“是的,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做起来都非常容易,不过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我已经动手做了,而你们却至今没有,你们的行动都只停留在嘴上。” 要求:①根据以上材料写作,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得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行胜于言。任何一个伟大的时代都离不开一群人乃至一个民族的伟大行动。荀子说过:“道虽迩,不行不至。”塞涅卡也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驶向哪个码头,任何风都不是顺风”。《人民日报》上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作为青年,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人生不负韶华,不负山河,当好新时代的掌舵人?请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时代与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战国策》)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语言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阿拉伯谚语)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如何“言”,如何“行”,怎么处理好“言”与“行”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礼记·中庸》中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史记·儒林列传》中也说“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力行”成为当前的一个热词,意思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 我们从小到大拥有很多梦想,写了很多计划,说了很多豪言壮语;但很多梦想变为空想,很多计划停留在纸上,很多豪言壮语成了笑话。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缺少“力行”,我们常常是语言上的巨人和行动上的矮子。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例文: 行胜于言 陆游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此观之,欲解决问题,不可脱离实际,泛泛而谈。惟有亲身经历,才能领略其精髓,行胜于言。 三国时期,刘备为灭曹兴汉,四处求访贤明之士。后经徐庶等多人推荐,前往隆中拜访孔明。尤其是在第二次拜访时,天气十分严寒,但刘备依旧不畏艰难前往。最终,他以诚心打动孔明,出山相助,刘备赖其力而成就霸业。刘备之所以能打动诸葛亮,并非是通过大肆宣传如何敬重孔明,而是用行动表明诚心。否则,就不可能有日后感人泪下的《出师表》,也不会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之语,甚至能否出现蜀汉这一政权,恐怕也很难说,刘备的行动助自己成就了帝王之业。 “尘封”四十年的河南老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