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27557

4.2元素周期律课件(共4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78815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2019,人教,化学,学期,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学习目标 一、知道同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等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二、能够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说明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大 环节一 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分析 阅读课本P101表4-5,填写P102表格。 思考并讨论: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变化 1~2 1 ——— 3~10 11~18 结论 2 3 1 2 1 8 1 8 0.152nm →0.071nm 大→小 +1→ +5 - 4→ - 1 → 0 +1 →0 +1→ +7 - 4→ - 1→ 0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呈现 的变化。 0.186nm →0.099nm 大→小 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O无+6价 F无正价 周期性 氢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 以1-18号元素为例,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分别以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和原子半径为纵坐标,绘制柱状图或折线图。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呈现 的变化。 周期性 为什么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呢? 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电性作用 ,使得最外层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 ,从而使得原子半径减小。 思考与讨论 增强 缩小 问题讨论:根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你能推测该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吗? 环节二 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探究 推测: 从左到右(稀有气体除外),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实验比较1】 观察镁与水的反应,分析比较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比较1】 观察镁与水的反应,分析比较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反应方程式 实验 结论 Na 与冷水 (酚酞) Mg 与冷水 (酚酞) 与热水 (酚酞) 常温下钠与水反应剧烈,放出氢气,溶液变红。 2Na+2H2O=2NaOH+H2↑ 常温下镁与水的反应较缓慢,镁条表面有微量气泡产生,溶液微微变红。 Mg+2H2O = Mg(OH)2+H2↑ 加热后反应剧烈,镁条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镁条附近溶液变为红色。 Mg+2H2O Mg(OH)2 + H2↑ 钠的金属性强于镁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将生成的沉淀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比较2】 AlCl3溶液 氨水 HCl溶液 NaOH溶液 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白色沉淀溶解 白色沉淀溶解 白色絮状沉淀 Al(OH)3白色沉淀在酸或强碱中都能够溶解 Al(OH)3+ 3H+ = Al3+ + 3H2O Al(OH)3+ OH- = AlO2-+ 2H2O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将生成的沉淀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比较2】 【实验比较3】 向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氨水,将生成的沉淀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比较3】 向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氨水,将生成的沉淀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