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非必背篇目复习 3 挖空·必修下·《齐桓晋文之事》 3 答案·必修下·《齐桓晋文之事》 4 挖空·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 6 答案·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 6 挖空·必修下·《鸿门宴》 7 答案·必修下·《鸿门宴》 8 挖空·必修下·《谏逐客书》 10 答案·必修下·《谏逐客书》 10 挖空·选必上·《大学》(节选) 11 答案·选必上·《大学》(节选) 11 挖空·选必上·《老子》四章 12 答案·选必上·《老子》四章 12 挖空·选必中·《屈原列传》 12 答案·选必中《屈原列传》 14 挖空·选必中·《苏武传》 15 答案·选必中·《苏武传》 18 挖空·选必下·《孔雀东南飞》 19 答案·选必下·《孔雀东南飞》 20 挖空·选必下·《兰亭集序》 22 答案·选必下·《兰亭集序》 22 背诵篇目 23 《劝学》 23 《师说》 23 《赤壁赋》 24 《登泰山记》 2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5 《谏太宗十思疏》 26 《答司马谏议书》 26 《阿房宫赋》 26 《六国论》 27 《<论语>十二章》 28 《过秦论》 28 《五代史伶官传序》 29 《陈情表》 29 《项脊轩志》 30 《归去来兮辞》 31 《种树郭橐驼传》 31 《石钟山记》 32 挖空答案 32 《劝学》 32 《师说》 33 《赤壁赋》 33 《登泰山记》 3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4 《谏太宗十思疏》 35 《答司马谏议书》 35 《阿房宫赋》 36 《六国论》 36 《<论语>十二章》 37 《过秦论》 37 《五代史伶官传序》 38 《陈情表》 38 《项脊轩志》 39 《归去来兮辞》 40 《种树郭橐驼传》 40 《石钟山记》 41 非必背篇目复习 挖空·必修下·《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 )闻乎 ”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 ), 则王(wànɡ)( )乎 ”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 曰:“保民( )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 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 ’对曰:‘将以衅(xìn)钟( )。’王曰:‘舍( )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 ),若无罪而就( )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曰:‘何可废也 以羊易( )之。’不识有诸 ”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 )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 )有百姓者。齐国虽褊(biǎn)小( ),吾何爱一牛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 )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wū)( )知之 王若隐( )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 )焉 ”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 )乃仁术( )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 )也。” 王说( ),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cǔn duó)( )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 )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 曰:“有复( )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 )足以察秋毫之末( ),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 )之乎 ”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 )何与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 )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 )异 ”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yù)( )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