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356500

河南省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高教版)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51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高教
  • cover
河南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第一单元测试卷 教材名称(完整) 语文(拓展模块)(第四版) 教材ISBN号 978-7-04-052291-4 主编 总主编:倪文锦 于黔勋 主编:陆迎真 -出卷网- 高等教育-出卷网- 命题范围 教材第3 页至第29页 1、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耸峙(zhì) 光束(sù) 竹篙(gāo) 千仞(rèn)? B.怯弱(qiè) 唠叨(dāo) 疾风(jī) 眺望(tiào)? C.词藻(zǎo) 啃噬(shì) 混沌(hún) 翎毛(líng)? D.燧木(suì) 脊梁(jǐ) 追溯(sù ) 蜀地(shǔ)?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 连绵起伏 耸峙云霄 黯然失色 华丽词藻 B . 惊心动魄 毫不含糊 劈头盖顶 不可端睨 C . 不盈不溢 燧木取火 筚路篮缕 凭舷眺望 D . 江水滔滔 催山坼地 步履维艰 三峡无恙 3.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绮辉:美丽的光辉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怒骂。 B.迤逦:曲折连绵 匹夫:泛指平常人。 C.凭吊:对着遗体怀念旧事。 怅然凝望:若有所失地凝神观望。 D.充塞:充满;填满。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4.选词填空 ( )? (1)我凭栏眺望,江水( ),一泻千里,向东流去。? (2)我的思路被( )的爆破声打断。? (3)人类在( )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领域进军。? A.茫茫 隆隆 漫漫 B.茫茫 隆隆 滔滔? C.滔滔 茫茫 漫漫 D.滔滔 隆隆 漫漫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a . 那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 侧,生死在 ____ 间的情景,至今还感到惊心动魄。 b . 如果遇险,他会像一个水泡那样 ____ 消散,还是会给人留下永远的记忆 c . 只偶然透过青蒙蒙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 ____ 神奇的色彩。 d . 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____ 在我记忆里的那些古人今人的文字,意如同临阵脱逃的怯弱者,都躲藏起来,无影无踪了。 A . 毫毛 瞬间 涂上 积存 B . 毫发 顷刻 抹上 积淀 C . 毫发 即刻 染上 贮存 D . 毫发 顷刻 涂上 积存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北京人爱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 ,冷眼旁观。 ②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逆来顺受。 ③“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 。 A.置之不理 安分守己 和和气气 B.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奉公守法 C.置之度外 安分守己 和和气气 D.含糊其辞 安分守己 奉公守法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 ) A . 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 B . 积存在我记忆里的那些古人今人的文字,竟如同临阵脱逃的怯弱者,都躲藏起来,无影无踪了。 C . 甲骨文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D . 我在小时候就读过一些古人今人描述三峡的文字。 8.下面句中“三峡”与其它含义不同的一句是 ( ) A . 海水东注,撞击、啃噬着东边的火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 B . 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 C . 人类的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 2、阅读理解题:(共28分) (一)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