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6205

《阁夜》导学案(教师用)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194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阁夜,导学案,教师
  • cover
《阁夜》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过程与技能: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意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探讨杜甫诗的风格,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2、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导 思 题解:这是一首年终时感怀的诗,写景、写情 ,充满孤寂悲凉的感觉。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内容提要: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超越时空的联想;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四月飘泊至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这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战争的烽火一直没有停息。战祸绵延数年,人民死伤无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一个深冬的夜晚,霜雪初霁,寓居在夔州西阁中的诗人,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常沉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1、深情、顿挫诵读《阁夜》,然后试将原诗翻译成现代诗。 岁暮/阴阳/催短景, (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天涯/霜雪/霁寒宵。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夷歌/数处/起渔樵。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卧龙/跃马/终黄土,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2、“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此联你能找出哪些意象?它们有什麽作用? 明确:岁暮、短景、天涯霜雪、寒宵。时间,所在地,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3、“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是千古名句。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 创造了一种什么样意境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听觉、视觉。上句借听觉写出了悲惨 的战争现实,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动摇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4、杜甫在这首诗里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明确:此诗写了诗人多种悲慨。“岁暮 阴阳催短影”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可以说万般感慨集于笔端,又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有人生、宇宙、历史、古今之悲,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 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当我们读到“野哭千家闻战伐”的时候,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也流下了揪心的泪水。 5、这首诗写阁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