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65421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99681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变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与欧洲联合的基本史实: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特点和日本经济崛起与原因; 2、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的原因和影响; 3、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分析美、欧、日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与特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要点精讲 1.欧洲的联合 2.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要点一 欧洲的联合 1.原因 材料一: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尽管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二: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支援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 材料三: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四: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如: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经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原有的工业基础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大量援助 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表现 材料1: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煤(百万吨) 铁(万吨) 钢(万吨)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英国 235 193.1 811 789 1343 1290 法国 50.2 49.3 738 344 795 441 德国 396.9 105.5 1775 208 2373 256 西欧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1)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3.联合的原因及目的 材料1:经济上,西欧国家国土面积小,市场狭小;主权国家多,易形成关税壁垒和货币障碍。 材料2,:政治上,面临美苏争霸下的威胁。 材料3: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目的: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抗衡苏联、摆脱美国控制) 4.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 欧洲 共同体 1993年 欧洲联盟 (欧盟) 1958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旨在创造共同市场,取消会员国间的关税,促进会员国间劳力、商品、资金、服务的自由流通。虽然这两个新的共同体与欧洲煤钢共同体享有一样的法院及共同议会,但双方是互相独立的。 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接管鲁尔区的管理权并取消部分德国工业生产的限制,同时合作推动煤与钢铁的生产销售。 1965年4月8日,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 区域性经济组织 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 5.欧盟 概况: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现拥有27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