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9497

高二语文《想北平》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51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二,语文,想北平,教学设计
  • cover
高二语文《想北平》教学设计 闫蓓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想北平》是新课改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 一单元———议论抒情文中的一篇文章。按新教课改教学理念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品位,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本文作为议论抒情文的代表,应把重点放在把握文章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和怎样来抒发感情这两大方面。 (二)教材分析 《想北平》是一篇怀念家乡的散文。1936年 民族危机十分严重,身在济南的老舍在这种特殊环境下表达了对家乡北平的赤诚的爱。在文中,老舍把他细致的观察和深挚的感情,借助个性鲜明的精美语言表达了出来。本文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文学语言去细细体味其表意的魅力,领悟“情”和“理”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研读课文,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②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平的思念、眷恋之情,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展现这种情感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北平简明而亲切的爱,让学生发现现代化北京之美,爱上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内蕴的古都。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难点:散文衬托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北平深深的爱,借此文之情抒此时代对北京之感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对阅读散文,学生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要具体分析散文的特点,对学生来讲还是一个难点,把握不好。 2.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已学过散文,对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已初步了解和掌握。 3.老舍是个小说家也是个剧作家,他的许多作 品都拍成了影片,如《骆驼祥子》、《茶馆》等,为同学们熟知。在高一时学生还学过《茶馆》的第一幕。对老舍京味儿语言的写作风格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但是,老舍的散文学生接触却很少,这多少会令他们产生一些好奇心理,学习兴趣。 4.题目是《想北平》,写作 的主要材料是关于老北京的生活。因北京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对这里已经十分熟悉,多少拉近了学生与作者间的距离。环境的生疏感也少了许多。 (三)目标定位 1.整体感知,诵读品味,体味语言的情感、含义及特色。 2.揣摩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对比等写作技巧。 3.在“情”的体味中,思考现代化的北京城哪些地方值得感动。 (四)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3课时。 2.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师导学。学生讨论评优。 3.教学手段: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快速进入文本。 4.教材处理: 整体感知课文之后,从课文正文的第二段中 “我真爱北平”切入,因为此句为本文的文眼,展开文章思路的理清工作。在理清文章思路后,着重对重点语句进行情感和含义的揣摩,分析其语言特色,写作技巧,最后通过让学生找某个切入点写“感动新北京”为话题的短文,评选出“感动班级十大优秀美文”。 (五)学法指导和习惯培养 1.学法指导: ①诵读法:朗读要注意语言的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揣摩语句法:主要是从句子所蕴藏的含义和情感入手。 ③文章评点法 2.习惯培养: ①诵读的习惯。 ②对找出散文中抒情语句和议论语句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并划出你认为自己需要掌握的字词。 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2.课堂教学: 第一、二课时 导入: 【提问】提起老舍,大家会想到什么?(大家会想到和他相关的那些内容呢?) 【参考1】《茶馆》及刻画出的那一个 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刘麻子、黄胖子、唐铁嘴、王利发、松二爷、常四爷、二德子、马五爷、康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