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16035

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 单元检测题 (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0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2731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化学
  • cover
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 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晋代葛洪的《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取白炭灰(熟石灰),获灰(草木灰),等分,煎令如膏……,并可与去黑子”。对于能除去黑痣的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 B.有强腐蚀性 C.只有溶于水才能电离 D.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氯化碳、酒精均可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NaF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C.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时,用胶头滴管取待测样品在距滤纸条末端2cm处重复点样,使斑点直径小于0.5cm D.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钾等强氧化剂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 3.在碘水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A.不分层,溶液呈紫色 B.不分层, 溶液呈棕色 C.分层,上层为紫色 D.分层,下层为紫色 4.将下列物质与溴水混合,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且上层几乎为无色的是(  ) A.酒精 B.苯 C.己烷 D.四氯化碳 5.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下列研究成果与科学家对应关系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屠呦呦首先从青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成分并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 B.中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C.道尔顿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D.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6.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适量溴水和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现象是(  ) A.上层为紫色液体,下层为无色液体 B.上层为无色液体,下层为紫色液体 C.均为紫色液体 D.上层为橙色液体,下层为无色液体 7.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 为血红色,若只从反应顺序角度考虑反应情况,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I-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全部被氧化 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 8.下列化合物的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 A.(2组) B.(5组) C.(3组) D.(4组) 9.某有机物A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A.HCOOH B.CH3CHO C.CH3CH2OH D.CH3CH2CH2COOH 10.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硫酸四氨合铜溶液中加入适量95%的乙醇会析出深蓝色晶体 B.向碘的溶液中加入KI溶液并振荡,下层溶液颜色加深 C.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溶液褪色并分为两层 D.向蔗糖与稀硫酸加热所得的混合液中加入银氨溶液,能观察到银镜 11.铅霜(醋酸铅)因有甜味又称为铅糖,易溶于水,可入药,内服过量易发生铅中毒。《本草纲目》中记载铅霜的制备过程是:“以铅打成线,穿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横盆中离醋三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阴处,候生霜刷下,仍合住。”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制备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制备过程利用了醋酸的挥发性 C.铅霜可广泛用作食品甜味剂 D.“铅打成线”可加快铅霜的生成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7个吸收峰 B.红外光谱图只能确定有机物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 C.质谱法不能用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D.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质谱法都可用于分析有机物结构 13.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波尔理论模型 ②“葡萄干布丁”模型 ③量子力学模型 ④道尔顿实心球体模型 ⑤卢瑟福核式模型 A.④②⑤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④②③①⑤ D.④⑤②①③ 14.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有机物X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相关结果如下: 且有机物X的核磁共振氢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