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18060

3.3天气系统(第二课时)高低压,气旋反气旋课件(42张)

日期:2025-11-0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109828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天气,系统,第二,课时,高低压,气旋
  • cover
(课件网)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02 气旋影响下的天气 低气压(气旋) 一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1.低气压 2. 低压槽 必备知识 低压槽 低压槽 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3.高气压 4.高压脊 必备知识 高压脊 高压脊 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高 975 1000 1025 基本气压场 北半球 低压中心 高压中心 低压槽 高压脊 基本概念 低压 高压 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 反气旋 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1. 低气压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北半球 · 低气压 低压 单位:hPa 南半球 · 低气压 低压 1025 1020 1015 1025 1020 1015 水平气压梯度力 2. 水平气流 中心气压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气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南半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 低压 单位:hPa 低压 1025 1020 1015 1025 1020 1015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北半球)近地面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近地面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 南半球 3. 垂直气流 北半球 · 低气压 因为气旋气流中心上升,水汽冷却易凝结,所以气旋控制区多阴雨天气。 天气变化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你知道台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风力达12级或以上热带气旋,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台风 30°N 30°S 台风 热带风暴 飓风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6~7级 8~9级 10~11级 ≥12级 名称 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 台风 热带气旋的分级 台风形成后,常自东向西或西北移动,速度一般为10-20千米/时,当进入中纬西风带后,即转向东或东北。 台风形成条件: ①热力条件:海水温度比较高; ②水汽条件:有源源不断的水汽; ③动力条件: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 洋面温度超过26°C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水温高,大气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气压。 由于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暧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 赤道和高纬度的海洋上不易生成台风。 一般来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台风中心”指的是台风眼,而台风眼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台风中心附近”指的是“旋涡风雨区”会出现狂风暴雨。 台风登陆后,因失去了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加上陆地摩擦力大,台风逐渐减弱,最终消亡。 破坏力很大,伴有狂风、暴雨、风暴潮,造成重大灾害,破坏农业、交通、通讯、公共设施等 但是带来的雨水可以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及起降温作用 台风的影响 (1)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2)水平气流与风向:北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向 中心辐合。 北半球 南半球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气旋的特点 (3)垂直剖面图 (4)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气旋的特点 高气压(反气旋) 二 1. 高气压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北半球 · 高气压 高压 单位:hPa 南半球 · 高气压 高压 1015 1020 1025 1015 1020 1025 水平气压梯度力 高 998 1000 1002 高压脊 高压脊 高气压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高压脊 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2. 水平气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