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2222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6259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内蒙古,学期,答案,试题,历史,期末
  • cover
2022—2023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选题答案选出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拭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本题15个小题,共30分) 1.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一位少女一提一背两个灌满河水的陶制尖底汲水瓶,轻快地沿野桃林迎面走来。这边有七、八个人用和好的草泥涂抹立木盖的半地穴式茅草房顶,有人铺木地板,有人挖取暖的火塘。这是对下列哪一远古人类生活场景的描述( )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A.尧 B.舜 C.禹 D.黄帝 4.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 ) 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 B.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C.重视教育,推行改革 D.施行仁政,勤政爱民 5.四川三星堆遗址曾多次发现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璧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渚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 A.良渚文化相对先进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审美观念趋向统一 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6.春秋最早出现霸主和七雄,第一霸主和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秦孝公、楚国 B.齐桓公、秦国 C.晋文公、赵国 D.楚庄王、齐国 7.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李冰 B.大禹 C.商鞅 D.李斯 8.“它”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但“它”的传播改变了这一现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书写材料的革命。“它”指的是( ) A.丝绸制作工艺 B.铸铁技术 C.造纸技术 D.竹简制作方法 9.根据所学知识,将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要素选出来( ) 一、220年曹丕建魏定都在① 二、221年②建立蜀定都成都 三、③年孙权称帝建吴定都建业 A.①长安②刘备③222年 B.①洛阳②刘禅③222年 C.①长安②刘禅③229年 D.①洛阳②刘备③229年 10.成语“乱七八糟”源于两个历史典故。“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两次变乱的共同原因是( ) A.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 B.推恩令的实行 C.君主的腐朽统治 D.民族矛盾激化 11.有学者这样描述383年的肥水之战:“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流亡政府”指的是( ) A.宋 B.东晋 C.齐 D.梁 12.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C.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13.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孝文帝迁都洛阳;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武则天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统治方式,逐步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 A.为了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B.为了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C.为了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