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30239

2024届一轮复习专项讲义:诗歌鉴赏之主要思想感情及对点训练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343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一轮,复习,专项,讲义,诗歌
  • cover
诗歌鉴赏之主要思想感情及对点训练 理解、领悟思想感情的四种主要途径 理解、领悟思想感情的四种主要途径:题材、意象、景物、典故 (一)根据题材,把握思想感情 古诗的思想感情与诗歌的题材有密切关系,相同的题材,其情感也有共同之处。因此,从题材入手对思想感情的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分析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诗歌总要具体描绘形象的,在描绘出的形神兼备的形象(意象)中寄寓作者的主观情感,间接地表情达意。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景、物是诗人情感的最好载体。把握古诗中的形象(意象),就能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透过景物,把握思想感情 ①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如“江风引雨入舟凉”要求分析“江风引雨”背后的惜别深情,就应抓住后面的“凉”字,一个“凉”字写出了风裹着雨、雨挟着风、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烘托了离别时悲凉的心情。 ②从景物色彩中揣摩。景物是情感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明丽绚烂的景色一般表现愉悦的心态,而色彩暗淡的景物往往表达伤感之意。当然也有特例,作者以悲景写乐情或以乐景写悲情,这种情况要结合诗作具体内容另当别论。景物也有时令色彩。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③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景与情的内在关系有两种: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四)抓住典故,把握思想感情 典中情也有两个层面:一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二是作者借此要寄寓的情感态度。 古诗常见典故的含义 红豆———爱情或相思 梦蝶———做梦、梦幻 鹊———传信的使者 阳关———古关名,后指送别之曲 商女———歌女,代指统治者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 投———弃文从武 桑榆———暮年 碧———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黍离———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 折腰———屈身事人 采薇———隐居避世 班马———惜别之情 折桂———科举及第 烂柯———离家年久 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乐曲 古诗常抒的八类感情 ①忧国忧民之情:体验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制度的腐朽和统治者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 ②建功立业之情: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热忱报国的激情,赤诚献身的心声等。 ③思乡怀人之情: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革命战友的思念,难舍难分的惜别。 ④寄情山水之情: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 ⑤感时伤逝之情: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与的焦虑,凄美惆怅的记忆,悠长寂寞的思念。 ⑥热情赞美:对英雄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的赞美,对亲情、爱情的赞美。 ⑦人生梦幻之感:抒发青春的梦幻,理想的追寻。 ⑧吟唱自然:自然的美妙,大地景观的美等等。 常见例题精讲 卜算子 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1.“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_____ _____ 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