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5090

【鲁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第2单元 诡谲绮丽的传奇小说 课件+同步训练(打包6份)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30920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绮丽,6份,打包,训练,同步,课件
    课件41张PPT。第4课 李娃传 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第4课基础自主学案知能优化演练诗海探珠诗海探珠 蚕 妇 张 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注]者, 不是养蚕人。 【注】 罗绮(qǐ):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赏析】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思考】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本诗的风格。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搭话。很远,指路途遥远。不答应。指酒菜饭食。可供车马出入的大门。表递进,并且。估计行程。悲不自胜的样子。感慨。六、文言句式 (1)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判断句) (2)深为时辈推伏(被动句) (3)将访友于西南(状语后置句) (4)莫之与京(宾语前置句) (5)吾子以多财为盗所害(被动句) (6)生为冻馁所驱(被动句) (7)极为亲所眷尚(被动句)七、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白行简(776—826),字知退,太原人,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年)进士及第,后历任左拾 遗、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李娃传》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2.故事梗概 《李娃传》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写荥阳生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恋,资财耗尽后,被鸨母设计逐出,流浪街头,做了丧葬店唱挽歌的歌手。一次他与其父荥阳公相遇,痛遭鞭笞,几至于死;后沦为乞丐,风雪之时为李娃所救。在李娃的护理和勉励下,荥阳生身体恢复,发愤读书,终于登第为官,李娃也被封为汧国夫人。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 1.阅读1~5段,概括、把握这部分情节。 【点拨】 (1)前言;(2)荥阳生得意入京城;(3)鸣珂曲情迷李娃女;(4)痴公子相思得如愿;(5)公子受骗遭磨难。2.阅读6~10段,概括、把握这部分情节。 【点拨】 (1)凶肆寄身扬显名;(2)父子相见断恩义;(3)重逢李娃获功名;(4)父子如初娶娃女;(5)作者点评感慨深。3.文中的荥阳公子和李娃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点拨】 (1)荥阳公子 荥阳公子,对李娃用情之深毫无保留,以至于甘愿抛弃自己的功名钱财,只求陪伴李娃左右,却不料跌入陷阱,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李娃的再度出现才改变了他的命运。由此可知,荥阳公子虽身为一介贵族子弟但却毫无社会经验,可见其憨直纯朴的个性。(2)李娃 李娃,在整篇故事中出现不多,却能鲜明地表现出她奔放不羁却又忠贞果敢的复杂个性,她操纵着荥阳公子的命运。起初,她联合李母骗尽荥阳公子的钱财以致其流落街头,最后她见到荥阳公子竟是“枯瘠疥厉,殆非人状”时,却被深深地感动了,激起李娃潜在的善良之心,重新帮助荥阳公子,展现了坚贞忠情的本性。李娃本为长安倡女,在许多方面是一个社会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在人情应酬方面必是高手,可以玩弄男人的情感,可以隐藏自己弱点。但虽为倡女,她也是一位世间女子,总是逃避不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情,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