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58272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重点知识归纳 PDF版

日期:2024-06-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70次 大小:5153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重点
  • cover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高频考点归纳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本单元的课文写的都是事物,有的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有的引发了 作者深深的思考。 郭沫若笔下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表达了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琦君笔下的桂花雨,带给作者许多童年的快乐回忆,也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 情;《落花生》中,许地山借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特点说明“人要做 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道理;冯骥才笔 下的小珍珠鸟和作者建立起了真挚的情谊,让我们感受到信赖,往往创造出 美好的境界。 二、词句段运用 (一)这三组句子都用了对比手法,品析句子,掌握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1)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把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突出白鹭的 适宜。 (2)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 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把桃子和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突出花生的朴实无 华的品格。 (3)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 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把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和石狮子、大旗杆进 行对比,突出了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的装饰的风趣。 (4)对比手法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把 和 进行对 比,突出了事物 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5)仿写对比句。 第 1 页 共 20 页 ①春天的原野是生机勃勃的,但我更爱秋天的原野,爱它的果实累累。 ②月光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引 着我。 (6)我能写出一句含有对比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开辟 ①(开创,创立):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②(开发荒地等):这块地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 种花生吧。 姿态 ①(姿势,样子):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②(态度,气势):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温和 ①(形容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②(形容性格):奶奶和别人说话总是那么温和,特别慈祥。 高频考点补充: 收获 ①(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我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 然收获了。 ②比喻心得、成果等。坚持读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体面 ①(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当科学家是多么体面的事啊! ②(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这个青年长得真体面。 骄傲 ①(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妹妹每次竞赛都获奖,她是我们家的骄傲。 ②(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只要老师一表扬她,她就骄傲起来,看 不起任何人。 三、日积月累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 《蝉》 第 2 页 共 20 页 【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 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据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虞世南,这是一首咏物诗,我还学过的咏物 诗有 《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梅》 (遥知不是 雪,为有暗香来。) 《墨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写出了蝉的外形、习性和声音。(“垂緌” 写出了蝉的外形,“饮清露”写出了蝉的习性。)“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是诗人借蝉表明自己的高洁志向。 (3)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告诉我们的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